[实用新型]一种高真空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5723.8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47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肖厚涛;管胜敏;李成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图武汉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42224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佑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模具 高真空 铸件 本实用新型 顶针组件 压铸成型 有效实现 顶针孔 压铸 顶针 定模组件 动模组件 密封组件 配合间隙 动模架 动模仁 优选 密封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真空压铸模具,属于压铸模具相关技术领域,其通过对应设置定模组件、动模组件和顶针组件等,通过优选设置动模架和动模仁的结构,对应改变顶针孔的结构,并对应设置密封组件,有效实现了顶针与顶针孔之间配合间隙的密封。本实用新型的高真空压铸模具,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能有效实现铸件的高真空压铸成型,减少顶针组件在压铸过程中的损坏,提升铸件的压铸质量,降低铸件的压铸成型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铸模具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真空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成型是一种金属铸造工艺,其利用模具内腔对熔化的金属施以高压,并继而得到相应的产品或零部件。由于压铸成型往往具有尺寸精度高、生产速度快、产品性能好等优点,其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飞行器零部件等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应。
在传统的压铸模具中,压铸模具的顶针与顶针孔之间有单边0.04mm左右的配合间隙,该配合间隙既能避免产生披锋飞边,又能辅助排气,对于铸件的铸造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对于某些需要在高真空环境成型的铸件而言,上述压铸模具无法充分满足压铸成型的需要。对于这类铸件而言,其压铸成型过程中需要保证一定的真空环境,要求射头通过倒料口后,压室和型腔要尽可能与外界空气隔绝。因此,传统压铸模具中顶针与顶针孔的配合间隙便会严重影响高真空模具型腔的密封性。
在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的普遍解决方案是通过减小顶针与顶针孔之间的配合间隙来提高型腔的密封性,以此来提升铸件成型的质量。但是,上述解决方法却存在较大的弊端,由于顶针与顶针孔之间的配合间隙变小,导致顶针的行进阻碍变大,再加上模具受热后往往会膨胀,导致顶针的行进阻力进一步增大,影响顶针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顶针的断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影响压铸成型的安全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真空压铸模具,其中通过设置动模组件和顶针组件,优选对应顶针在顶针孔中设置相应的密封组件,有效实现了顶针与顶针孔配合间隙的封闭,实现了铸件成型腔室与外界空气的充分隔绝,确保了顶针的正常使用,提升了铸件的成型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真空压铸模具,包括定模组件和顶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模组件;
所述动模组件可与所述定模组件对应匹配,并在两组件之间形成用于铸件成型的型腔,且所述动模组件可对应移动,以靠近或者远离所述定模组件;
所述动模组件包括可对应匹配的动模架和动模仁,所述动模架上对应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动模仁的凹槽,且所述动模仁对应匹配进所述凹槽后可以端面正对所述定模组件;
所述顶针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轴线沿所述动模组件移动方向的顶针,并对应所述顶针在所述动模组件上开设有顶针孔,所述顶针孔包括贯穿所述动模仁两端面的第一通孔和贯穿所述动模架端面与所述凹槽底面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可同轴对正,且所述动模仁正对所述第二通孔的端面上同轴开设有内径大于所述顶针孔内径的第一密封孔,并在该第一密封孔中对应嵌入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中部对应所述顶针开设有通孔,以实现所述顶针与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对应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模架背离所述定模组件的端面上对应所述顶针孔同轴开设有第二密封孔,并在该第二密封孔中对应嵌入有第二密封件,且所述第二密封件的中部对应开设有用于所述顶针穿过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模仁正对所述定模组件的端面上对应所述顶针孔同轴开设有第三密封孔,并在该第三密封孔中对应嵌入有第三密封件,且所述第三密封件的中部对应开设有用于所述顶针穿过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针组件中的所述顶针为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相应地,所述动模组件上开设的所述顶针孔为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图武汉压铸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图武汉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57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取出治具
- 下一篇:一种可避免压铸增加的滑块成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