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合建筑物的被动式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5664.4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3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翔;寇凡;常健佩;贾曼;罗杰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06;F24F6/04 |
代理公司: | 61214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冷却 通风式 风塔 被动式 直接蒸发冷却器 通风降温系统 本实用新型 建筑屋顶 穿出 换气 结合建筑物 从上到下 喷雾装置 室内通风 竖直布置 通风降温 依次设置 运行费用 自然能源 进风口 送风口 小能耗 加湿 塔壁 建筑物 室内 净化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结合建筑物的被动式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包括若干位于建筑内的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每个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竖直布置且顶部穿出建筑屋顶,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穿出建筑屋顶段一周设置有进风口,位于建筑内的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喷雾装置和直接蒸发冷却器,直接蒸发冷却器对应的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塔壁上设置有送风口。本实用新型的被动式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将被动式通风降温技术和蒸发冷却技术与建筑物相结合,不仅可以强化室内通风换气,同时能有效地对空气实现降温、加湿、净化过程,用较小能耗将室内调节到合适的温度,非常环保,且造价与运行费用低,实现了对自然能源的合理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合建筑物的被动式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2017年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在夏季高温期,空调负荷已占居民全部用电负荷的30%~50%。因此,探索替代常规空调的降温模式并加强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建筑热环境、以节约常规能源成为解决夏季高温问题必然的选择趋势。再者,住建部发布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暖通的设计重在既能节约能源,又能有效的利用能源,提倡被动优先、主动优化的技术路线,鼓励推广应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及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
根据目前能耗现状及国家政策,结合气候特色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被动节能自然通风降温模式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传统的被动式下向通风降温技术(PDC),自然情况下风进入通风塔或天井后,因为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所以冷空气会自然下沉,从而进入室内各功能空间,经加热最后排出室外,从而达到通风降温的目的;而蒸发冷却降温技术利用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差,将显热转换为潜热获取冷量,只消耗极少的一次能源且对环境无破坏作用。被动式蒸发冷却下向通风降温技术(PDEC)将两种技术完美结合,利用水蒸发冷却降温,冷空气密度大于热空气的基本原理,经水蒸发冷却降温后的被处理空气,拥有了湿度增大、温度降低的特点,由于冷空气密度大于室内的热空气,冷空气在重力的作用下以下沉的方式,逐渐完成对建筑空间的通风降温。用非常小的能耗将室内调节到合适的温度,非常环保。相对于主动式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技术原理相对简单,造价与运行费用低,非常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建筑物的被动式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解决了现有建筑空调能耗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结合建筑物的被动式蒸发冷却通风降温系统,包括若干位于建筑内的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每个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竖直布置且顶部穿出建筑屋顶,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穿出建筑屋顶段一周设置有进风口,位于建筑内的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喷雾装置和直接蒸发冷却器,直接蒸发冷却器对应的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塔壁上设置有送风口;
直接蒸发冷却器包括植物纤维填料,植物纤维填料顶部设置有布水器,植物纤维填料底部设置有循环水箱,布水器和循环水箱通过供水管连接;
植物纤维填料靠近送风口处;
喷雾装置包括贴附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一周设置的喷雾管,喷雾管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喷雾喷嘴,喷雾管依次通过水管连接直接蒸发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供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
循环水箱通过平衡管依次连接形成闭合管路。
循环水箱上还设置有补水管和排水管。
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位于建筑内墙体的拐角处,其数量不少于4个。
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的塔壁由建筑墙体拐角和印花磨砂玻璃板密封连接组成。
下通风式蒸发冷却风塔的顶端还设置有防雨帽。
送风口为可调百叶风口送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5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