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鼻腔压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5565.6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1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顾葛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葛烨 |
主分类号: | A61B17/24 | 分类号: | A61B17/24;A61B17/12 |
代理公司: | 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志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26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嘴 支管 进气管 气囊 通孔 充气机构 本实用新型 充气结构 一端设置 可拆卸连接 固定气囊 环绕设置 气囊连通 新型鼻腔 支管顶端 制造成本 出气孔 进气阀 开口状 连接端 压迫器 拆卸 充气 吹气 相通 撤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鼻腔压迫器,包括气囊、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支管、进气嘴、进气管;气囊环绕设置在支管的端部,支管用于固定气囊,支管的顶端设有通孔,通孔与气囊连通,支管的通孔处设有进气阀;进气嘴,用于对气囊进行吹气;进气嘴的一端设置在支管内,进气嘴顶部的出气孔与支管顶端的通孔相通;进气嘴的另一端设置在进气管内,进气嘴与进气管的连接端为开口状;进气嘴与支管、进气管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充气机构与气囊之间能够拆卸,充气完毕后,能够对充气结构进行撤离,结构小巧,患者使用更方便,同时充气结构可以反复使用,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鼻腔压迫器。
背景技术
鼻部为软组织结构,容易受伤,对于鼻腔的治疗,有时需要借助鼻腔压迫器进行对伤口进行处理。传统的鼻腔压迫器,在充完气后,充气的管路仍然与气囊进行连接,体积大。使用之后,需要把鼻腔压迫器全部进行丢弃,包括充气的管路部分,浪费材料和成本。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鼻腔压迫器,充气机构与气囊之间能够拆卸,充气完毕后,能够对充气结构进行撤离,结构小巧,患者使用更方便,同时充气结构可以反复使用,制造成本低。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鼻腔压迫器,包括气囊、充气机构;
充气机构包括支管、进气嘴、进气管;
气囊环绕设置在支管的端部,支管用于固定气囊,支管的顶端横向设有通孔,通孔与气囊连通,通孔内设有进气阀;
进气嘴,用于对气囊进行吹气;进气嘴的一端设置在支管内,进气嘴顶部的出气孔与支管顶端的通孔相通;进气嘴的另一端设置在进气管内,进气嘴与进气管的连接端为开口状;进气嘴与支管、进气管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管的通孔上方对应的进气嘴外侧设有第一密封圈;支管的通孔下方对应的进气嘴外侧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设于进气嘴顶部外壁的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气嘴包括进气嘴本体,进气嘴本体上设有通气管路;
进气嘴上设有一对进气支路;进气支路与通气管路相互垂直,一对进气支路对称设置,进气支路与支管的通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气嘴本体的外侧一体成型有定位环;定位环的上端面与支管的底部贴合,定位环的下端面与进气管的顶部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气嘴上端与支管过盈配合;进气嘴的下端与进气管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气囊充气后,外部为球状,用于对鼻腔压迫。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气囊与支管上端部的连接处套有密封套,密封套用于将气囊与支管的上端部进行紧箍;气囊底部外侧套有O型圈,O型圈用于对气囊与支管的下端进行紧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管底部外壁设有台阶,气囊的底部卡在支管的台阶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气阀包括导向筒、弹簧、推杆、挡环;
导向筒固定安装在支管的通孔内;
挡环固定设置在推杆上远离进气嘴的端部,
弹簧设置在导向筒内,且所述弹簧与推杆连接;
弹簧,用于拉动推杆向进气嘴运行,使挡环与导向筒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鼻腔压迫器,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葛烨,未经顾葛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5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