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总装塔楼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9363.0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43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良;刘立范;鹿胜楠;余明淦;姚大伟;徐善辉;沈钰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7/00 | 分类号: | E04G2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总装 塔楼 | ||
1.一种组合式总装塔楼,其特征在于,其通过三种标准单元依次搭接而成,该三种标准单元为位于底部的底层标准节(17)、位于中部的塔楼标准节(18)以及位于顶部的顶层标准节(19),三种标准节内部主结构相同,依次通过主立柱顶部设有的十字插板及主立柱底部设有中空部和螺栓环板,插接后搭接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总装塔楼,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标准节(17)设有四个第一钢质主立柱(1),每两个相邻的第一钢质主立柱(1)的下端、中端和上端之间分别焊接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以构成双层矩形框架;上层矩形框架的一个长端设有对应的两个第一钢质斜撑(8),该两个第一钢质斜撑(8)一端与上层矩形框架上端的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中间焊接固定,两个第一钢质斜撑(8)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钢质主立柱(1)中端焊接固定;上层矩形框架的另一个长端中部设有两个与第一钢质主立柱(1)平行的第一钢质小立柱(10),两个第一钢质小立柱(10)的两端分别与上端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中部和中端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中部焊接固定,两个第一钢质小立柱(10)中间连接有一个第一钢质斜撑(8),该第一钢质斜撑(8)一端与上层矩形框架上端的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焊接固定,第一钢质斜撑(8)另一端与上层矩形框架底端的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焊接固定;上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钢质斜撑(8),该第一钢质斜撑(8)一端与第一钢质主立柱(1)上端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第一钢质主立柱(1)中端焊接固定;上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顶部焊接第一钢质踢脚板(13);上层矩形框架上下两端靠近两个短端处分别设有一个与短端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平行的第一平台支撑管(14),其中一端第一平台支撑管(14)与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之间设有第一花纹板(6),位于第一花纹板(6)下方的第一平台支撑管(14)和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之间布置角钢,以支撑固定第一花纹板(6);下层矩形框架与上层矩形框架设置第一钢质斜撑(8)长端相对的一个长端中部设有两个与第一钢质主立柱(1)平行的第一钢质小立柱(10),该两个第一钢质小立柱(10)的两端分别与下端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和中端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焊接固定,两个第一钢质小立柱(10)中间连接有一个第一钢质斜撑(8),该第一钢质斜撑(8)一端与中端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焊接固定,第一钢质斜撑(8)另一端与下端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焊接固定;另一个长端设有对应的两个第一钢质斜撑(8),该两个第一钢质斜撑(8)一端与中端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中间焊接固定,两个第一钢质斜撑(8)另一端分别与第一钢质主立柱(1)下端焊接固定;下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一钢质斜撑(8),该第一钢质斜撑(8)一端与第一钢质主立柱(1)中端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第一钢质主立柱(1)下端焊接固定,且下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分别设有的第一钢质斜撑(8)与上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分别设有的第一钢质斜撑(8)的倾斜方向相反;下层矩形框架下端靠近两个短端处分别设有一个与短端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平行的第一平台支撑管(14),其中一端第一平台支撑管(14)与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之间设有第一花纹板(6),位于第一花纹板下方的第一平台支撑管(14)和第一钢质横向支撑管(15)之间布置角钢,以支撑固定第一花纹板;每个第一钢质主立柱(1)顶部设有第一钢质螺栓盲板(4),该第一钢质螺栓盲板中心与第一钢质钢质主立柱(1)横断面中心同心,第一钢质螺栓盲板背离第一钢质主立柱的一面板体中心焊接一个第一钢质十字插板(3);第一钢质主立柱顶部侧面位于第一钢质螺栓盲板(4)下方位置设有第一板式吊点(5);第一钢质主立柱(1)底部设有塔楼底部垫板(2);上层矩形框架和下层矩形框架的第一钢质主立柱(1)与第一钢质主立柱间,第一钢质小立柱(10)与第一钢质小立柱间均设置圆管式第一栏杆(9),第一钢质小立柱(10)与第一钢质主立柱(1)之间为施工人员出入口,第一层斜梯设置在下层矩形框架下端和上层矩形框架下端相对的第一平台支撑管(14)之间,第二层斜梯设置在上层矩形框架下端和上层矩形框架上端相对的第一平台支撑管(14)之间;该第一层斜梯和第二层斜梯均是由两根平行的第一槽钢(11)分别焊接固定在相对设置的第一平台支撑管(14)上,两个第一槽钢(11)之间布置第一花纹板作为第一踏步(12),第一槽钢(11)上方设置第一斜梯栏杆(7);
所述塔楼标准节(18)设有四个第二钢质主立柱(1A),每两个相邻的第二钢质主立柱(1A)的下端、中端和上端之间分别焊接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以构成双层矩形框架;上层矩形框架的一个长端设有对应的两个第二钢质斜撑(81),该两个第二钢质斜撑(81)一端与上层矩形框架上端的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中间焊接固定,两个第二钢质斜撑(81)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钢质主立柱(1A)中端焊接固定;上层矩形框架的另一个长端中部设有两个与第二钢质主立柱(1A)平行的第二钢质小立柱(101),两个第二钢质小立柱(101)的两端分别与上端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中部和中端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中部焊接固定,两个第二钢质小立柱(101)中间连接有一个第二钢质斜撑(81),该第二钢质斜撑(81)一端与上层矩形框架上端的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焊接固定,第二钢质斜撑(81)另一端与上层矩形框架底端的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焊接固定;上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钢质斜撑(81),该第二钢质斜撑(81)一端与第二钢质主立柱(1A)上端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第二钢质主立柱(1A)中端焊接固定;上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顶部焊接第二钢质踢脚板(131);上层矩形框架上下两端靠近两个短端处分别设有一个与短端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平行的第二平台支撑管(141),其中一端第二平台支撑管(141)与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之间设有第二花纹板(61),位于第二花纹板(61)下方的第二平台支撑管(141)和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之间布置角钢,以支撑固定第二花纹板(61);下层矩形框架的与上层矩形框架设置第二钢质斜撑(81)长端相对的一个长端中部设有两个与第二钢质主立柱(1A)平行的第二钢质小立柱(101),该两个第二钢质小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下端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和中端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焊接固定,两个第二钢质小立柱(101)中间连接有一个第二钢质斜撑(81),该第二钢质斜撑(81)一端与中端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焊接固定,第二钢质斜撑(81)另一端与下端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焊接固定;另一个长端设有对应的两个第二钢质斜撑(81),该两个第二钢质斜撑(81)一端与中端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中间焊接固定,两个第二钢质斜撑(81)另一端分别与第二钢质主立柱(1A)下端焊接固定;下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二钢质斜撑(81),该第二钢质斜撑(81)一端与第二钢质主立柱(1A)中端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第二钢质主立柱(1A)下端焊接固定,且下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分别设有的第二钢质斜撑(81)与上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分别设有的第二钢质斜撑(81)的倾斜方向相反;下层矩形框架下端靠近两个短端处分别设有一个与短端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平行的第二平台支撑管(141),其中一端第二平台支撑管(141)与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之间设有第二花纹板,位于第二花纹板下方的第二平台支撑管(141)和第二钢质横向支撑管(151)之间布置角钢,以支撑固定第二花纹板;每个第二钢质主立柱(1A)顶部设有第二钢质螺栓盲板(41),该第二钢质螺栓盲板中心与第二钢质主立柱(1A)横断面中心同心,第二钢质螺栓盲板背离第二钢质主立柱的一面板体中心焊接一个第二钢质十字插板(31);第二钢质主立柱顶部侧面位于第二钢质螺栓盲板(41)下方位置设有第二板式吊点(51);第二钢质主立柱底部为中空状,且底部外侧设有螺栓环板(16),供借助螺栓与底层标准节第一钢质主立柱顶部的第一钢质螺栓盲板(4)螺接;上层矩形框架和下层矩形框架的第二钢质主立柱(1A)与第二钢质主立柱之间、第二钢质小立柱(101)与第二钢质小立柱间均设置第二圆管式栏杆(91),第二钢质小立柱(101)与第二钢质主立柱(1A)之间为施工人员出入口,第一层斜梯设置在下层矩形框架下端和上层矩形框架下端相对的第二平台支撑管(141)之间,第二层斜梯设置在上层矩形框架下端和上层矩形框架上端相对的第二平台支撑管(141)之间;该第一层斜梯和第二层斜梯均是由两根平行的第二槽钢(111)分别焊接固定在相对设置的第二平台支撑管(141)上,两个第二槽钢之间布置第二花纹板作为第二踏步(121),第二槽钢(111)上方设置第二斜梯栏杆(71);
所述顶层标准节(19)设有四个第三钢质主立柱(1B),每两个相邻的第三钢质主立柱(1B)的下端、中端和上端之间分别焊接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以构成双层矩形框架;上层矩形框架的一个长端设有对应的两个第三钢质斜撑(811),该两个第三钢质斜撑(811)一端与上层矩形框架上端的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中间焊接固定,两个第三钢质斜撑(811)另一端分别与第三钢质主立柱(1B)中端焊接固定;上层矩形框架的另一个长端中部设有两个与第三钢质主立柱(1B)平行的第三钢质小立柱(1011),两个第三钢质小立柱(1011)的两端分别与上端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中部和中端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中部焊接固定,两个第三钢质小立柱(1011)中间连接有一个第三钢质斜撑(811),该第三钢质斜撑(811)一端与上层矩形框架上端的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焊接固定,第三钢质斜撑(811)另一端与上层矩形框架底端的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焊接固定;上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三钢质斜撑(811),该第三钢质斜撑(811)一端与第三钢质主立柱(1B)上端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第三钢质主立柱(1B)中端焊接固定;上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顶部焊接第三钢质踢脚板(1311);上层矩形框架上下两端靠近两个短端处分别设有一个与短端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平行的第三平台支撑管(1411),其中一端第三平台支撑管(1411)与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之间设有第三花纹板(611),位于第三花纹板(611)下方的第三平台支撑管(1411)和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之间布置角钢,以支撑固定第三花纹板(611);下层矩形框架的与上层矩形框架设置第三钢质斜撑(811)长端相对的一个长端中部设有两个与第三钢质主立柱(1B)平行的第三钢质小立柱(1011),该两个第三钢质小立柱(1011)的两端分别与下端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和中端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焊接固定,两个第三钢质小立柱(1011)中间连接有一个第三钢质斜撑(811),该第三钢质斜撑(811)一端与中端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焊接固定,第三钢质斜撑(811)另一端与下端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焊接固定;另一个长端设有对应的两个第三钢质斜撑(811),该两个第三钢质斜撑(811)一端与中端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中间焊接固定,两个第三钢质斜撑(811)另一端分别与第三钢质主立柱(1B)下端焊接固定;下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分别设有一个第三钢质斜撑(811),该第三钢质斜撑(811)一端与第三钢质主立柱(1B)中端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相邻的另一第三钢质主立柱(1B)下端焊接固定,且下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分别设有的第三钢质斜撑(811)与上层矩形框架的两个短端分别设有的第三钢质斜撑(811)的倾斜方向相反;下层矩形框架下端靠近两个短端处分别设有一个与短端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平行的第三平台支撑管(1411),其中一端第三平台支撑管(1411)与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之间设有第三花纹板(611),位于第三花纹板下方的第三平台支撑管(1411)和第三钢质横向支撑管(1511)之间布置角钢,以支撑固定第三花纹板(611);
每个第三钢质主立柱顶部设有第三钢质螺栓盲板(411),该第三钢质螺栓盲板中心与第三钢质主立柱(1B)横断面中心同心,第三钢质螺栓盲板背离第三钢质主立柱的一面板体中心焊接一个第三钢质十字插板(311);第三钢质主立柱(1B)顶部侧面位于第三钢质螺栓盲板(411)下方位置设有第三板式吊点(511);第三钢质主立柱底部为中空状,且底部外侧设有第二螺栓环板(161),供借助螺栓与塔楼标准节第二钢质主立柱顶部的第二钢质螺栓盲板(41)螺接;上层矩形框架和下层矩形框架的第三钢质主立柱(1B)与第三钢质主立柱(1B)之间、第三钢质小立柱(1011)与第三钢质小立柱之间均设置第三圆管式栏杆(911),第三钢质小立柱(1011)与第三钢质主立柱(1B)之间为施工人员出入口,第一层斜梯设置在下层矩形框架下端和上层矩形框架下端相对的第三平台支撑管(1411)之间,第二层斜梯设置在上层矩形框架下端和上层矩形框架上端相对的第三平台支撑管(1411)之间;该第一层斜梯和第二层斜梯均是由两根平行的第三槽钢(1111)分别焊接固定在相对设置的第三平台支撑管(1411)上,两个第三槽钢之间布置第三花纹板(611)作为第三踏步(1211),第三槽钢(1111)上方设置第三斜梯栏杆(711);
位于中部的塔楼标准节(18)的四个第二钢质主立柱(1A)顶部设有的第二钢质十字插板(31)分别对应插入顶层标准节(19)四个第三钢质主立柱(1B)底部的空心部中,第二钢质主立柱(1A)顶部设有的第二钢质螺栓盲板(41)与顶层标准节(19)四个第三钢质主立柱(1B)底部设有的第二螺栓环板(161)螺接;位于中部的塔楼标准节(18)的四个第二钢质主立柱(1A)底部中空部分别对应与位于底部的底层标准节(17)的四个第一钢质主立柱(1)顶部设有的第一钢质十字插板(3)插接,且四个第二钢质主立柱(1A)底部设有的螺栓环板(16)分别与底层标准节(17)的四个第一钢质主立柱(1)顶部设有的第一钢质螺栓盲板(4)螺接,从而构成组合式总装塔楼,底层标准节(17)的四个第一钢质主立柱(1)底部分别设有钢质塔楼底部垫板(2),供组合式总装塔楼平稳位于建造场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93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理教具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械钢丝绳运行保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