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角烧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9007.9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3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毕建玲;孙鹏飞;陈璐;高玉花;张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
主分类号: | B01L3/08 | 分类号: | B01L3/08;B01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张静楠 |
地址: | 250109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圈 三角烧瓶 固定柱 活动柱 烧瓶 上端 固定夹 置物槽 卡块 内端 转槽 本实用新型 连接弹簧 试验位置 固定杆 固定孔 连接槽 连接轴 连接柱 伸缩槽 卡槽 清洗 瓶颈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角烧瓶,包括烧瓶本体和瓶底,所述烧瓶本体的上端通过转槽和瓶颈与固定圈相互连接,且固定圈的内端通过卡块和卡槽与转槽相互连接,所述卡块通过连接柱和连接弹簧与置物槽相互连接,且置物槽开设在固定圈的内端,同时固定圈的右端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右端通过伸缩槽与活动柱相互连接,且活动柱通过固定孔和固定杆与固定柱相互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连接轴分别与固定夹A和固定夹B相互连接,所述瓶底的上端通过连接槽与烧瓶本体相互连接。该三角烧瓶,不仅便于使用者对装置整体内部进行清洗,同时便于使用者对装置整体的试验位置进行移动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角烧瓶。
背景技术
三角烧瓶又称锥形瓶、依氏烧瓶、锥形烧瓶,鄂伦麦尔瓶,是一种化学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由德国化学家理查·鄂伦麦尔于1861年发明,三角烧瓶一般使用于滴定实验中,为了防止滴定液下滴时会溅出瓶外,造成实验的误差,再将瓶子放在磁搅拌器上搅拌。
三角烧瓶亦可用于普通实验中,制取气体或作为反应容器,其锥形结构相对稳定,不会倾倒,但是目前大多数三角烧瓶需要使用额外的器材对装置整体进行固定,避免三角烧瓶的左右移动,较为不便,同时三角烧瓶的结构不便于对烧瓶内部进行清洗。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三角烧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角烧瓶,解决了目前大多数三角烧瓶需要使用额外的器材对装置整体进行固定,避免三角烧瓶的左右移动,较为不便,同时三角烧瓶的结构不便于对烧瓶内部进行清洗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角烧瓶,包括烧瓶本体和瓶底,所述烧瓶本体的上端通过转槽和瓶颈与固定圈相互连接,且固定圈的内端通过卡块和卡槽与转槽相互连接,所述卡块通过连接柱和连接弹簧与置物槽相互连接,且置物槽开设在固定圈的内端,同时固定圈的右端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右端通过伸缩槽与活动柱相互连接,且活动柱通过固定孔和固定杆与固定柱相互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前后两端均通过连接轴分别与固定夹A和固定夹B相互连接,所述固定夹A通过控制槽与控制杆相互连接,且控制杆的下端通过限位圈和限位孔与固定夹B转动连接,所述瓶底的上端通过连接槽与烧瓶本体相互连接,且瓶底的内部外围设置有隔热圈,同时瓶底的底部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圈通过转槽与瓶颈转动连接,且固定圈通过卡块和卡槽与转槽卡合连接,同时卡块通过连接柱和连接弹簧与置物槽构成伸缩机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通过伸缩槽与活动柱构成伸缩机构,且活动柱的长度等于伸缩槽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为伸缩结构,且连接轴关于连接块的垂直轴线对称分布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控制杆的上端外表面和控制槽的内表面均呈螺纹状结构,且控制杆的下端通过限位圈和限位孔与固定夹B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的内表面和瓶底的上端外表面均呈螺纹状结构,且二者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瓶底的底部均匀开通有通孔,且通孔的上下两端开口孔径尺寸均大于通孔的中部孔径尺寸。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角烧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未经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9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