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分流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8814.9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0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时聪;吕燕捷;杨芯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00 |
代理公司: | 32344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童强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流体 交换管 隔板 第二法兰 第一法兰 分流管 换热器 侧壁 换热 本实用新型 冷流体出口 冷流体进口 热流体出口 热流体进口 分流 内部设置 分流式 均匀性 热流体 上挡板 下挡板 转换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分流式换热器,包括交换管,所述交换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流体进口,且交换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热流体出口,所述交换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且交换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换管,所述第二法兰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冷流体管,所述冷流体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流体进口,且冷流体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冷流体出口,所述冷流体管的内部设置有隔板。通过隔板、上分流管和下分流管的设置,可以对冷流体进行分流,提高了冷流体分流的均匀性,增强了该换热器的实用性,通过上挡板和下挡板的设置,可以让热流体换热时更加均匀,可以提高换热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分流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但是,现有的分流式换热器占地面积大,不易搬动,并且分流换热较不均匀。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新型分流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分流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分流式换热器,包括交换管,所述交换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流体进口,且交换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热流体出口,所述交换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且交换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的侧壁固定连接有转换管,所述第二法兰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冷流体管,所述冷流体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冷流体进口,且冷流体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冷流体出口,所述冷流体管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交换管的内部设置有上挡板,且交换管的内部靠近上挡板的侧壁设置有下挡板,所述交换管的内部靠近下挡板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上分流管,且交换管的内部靠近上分流管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下分流管,所述交换管的底部靠近热流体出口的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法兰和冷流体管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流体进口、热流体出口、冷流体进口和冷流体出口的直径都为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的数量都为2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为金属材质的构件,且底座的高度为3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分流管和下分流管都为不锈钢材质的构件,且上分流管和下分流管的直径都为2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隔板、上分流管和下分流管的设置,可以对冷流体进行分流,提高了冷流体分流的均匀性,增强了该换热器的实用性;
2、通过上挡板和下挡板的设置,可以让热流体换热时更加均匀,可以提高换热的效率;
3、通过连接件和滚轮的设置,使用者可以搬运或移动该换热器,增强了该换热器的灵活性,并且便于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分流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分流式换热器中隔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一种新型分流式换热器中连接件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8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可拆式搪玻璃列管式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可循环的节能型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