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镦弯管机及其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8220.8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4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善普;吴善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系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22 | 分类号: | F15B11/22;F15B13/06;B21D11/22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闫飞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镦弯管机 压料导轨 主模 本实用新型 液压系统 模座 防皱整形块 夹模装置 管材 弯折 支架 防皱整形装置 可旋转设置 第二滑块 机型改造 推动移动 折弯部位 支架连接 滑块座 模装置 弯管机 防皱 右移 磨损 整机 配合 移动 支撑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镦弯管机及其液压系统,属于弯管机技术领域。其包括机架、主模支架、压料导轨滑块座、移动压料导轨模座和固定压料导轨模座;主模支架可旋转设置在机架上,主模支架连接有主模装置和夹模装置,主模装置和夹模装置相互配合对管材的折弯部位进行弯折;工作时,第二滑块推动移动压料导轨模座右移使左防皱整形块与右防皱整形块配合以便对弯折前的管材提供支撑。其能解决防皱缺陷与减少防皱整形装置磨损难以兼顾的难题,并且成本较低,有利于对原有机型改造;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顶镦弯管机的液压系统,用于控制本实用新型的顶镦弯管机,其能保证整机工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弯管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顶镦弯管机及其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锅炉和化工行业经常需要使用弯管,其中使用特别多的是蛇形管。蛇形管一般都是由直管通过弯管机冷弯制得,目前较为先进的弯管机一般为顶镦弯管机,顶镦弯管机主要包括:主模体、夹紧机构、压料机构和顶镦机构等。主模体可以回转,夹紧机构与主模体可以将管件一端夹紧,顶镦机构可以将管件另一端夹住。工作过程:夹紧机构上的夹紧块和主模体将管件一端夹紧,同时压料机构上的导板压紧管件,顶镦机构上的夹头将管件另一端夹住,主模体回转,同时顶镦机构跟随主模体顶推管件向前同步运动,管件随着主模体回转过程中产生弯曲变形,将管子缠绕在主模体上完成弯管动作。在此弯曲变形过程中,管件侧面易发生皱折,弯管末段易出现鼓包等缺陷,在我国的锅炉行业中使用的蛇形管上是不允许有这些缺陷存在的。
针对这些缺陷,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增加防皱板来解决,但由于使用的防皱板是固定的,在弯管开始前防皱板头部就一直紧贴着主模体,在金属管整个弯曲变形过程中对管件内侧提供支撑,从而起到防皱作用。但是在整个弯曲过程中金属管与防皱板之间都发生相对运动,从而产生摩擦,虽然固定防皱板采用了优质材料且经过了热处理,但磨损还是非常严重,一般在弯曲数百根管件后就需更换防皱板,而且每次更换需花费至少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因此使用固定防皱板不仅增加成本,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所以有必要对顶镦弯管机的防皱装置进行改进,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597788.9,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的专利申请文件说明书附图中记载了一种顶镦弯管机,就存在上述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20192806.7,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公开的一种顶镦弯管机,包括主模体、顶推导板和顶推机构、移动式防皱整形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的移动式防皱整形装置具体包括防皱整形块、活动支座和导轨,防皱整形块的前侧设置有管槽,防皱整形块的后侧呈柱面状;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减少防皱装置磨损的前提下,其只能对金属管件内侧形成有效支撑,确保管件内侧不皱折,弯管末段无鼓包等缺陷,而金属管的外侧比较容易发生翘楚的现象,尤其是外侧末段,使得过渡部位不圆滑,而如果通过防皱整形装置对管材外侧进行支撑以避免翘楚现象时,则存在磨损严重的问题,而进一步的简单复制上述技术方案对金属管的外侧减少防皱装置的磨损的话,由于顶镦机构的设置,大大限制的布设新装置的空间,因此,对于原有的旧型机床进行改造困难较大,而如果采用新型的结构布局,一方面对原有的旧机型难以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也需要重新开发更多的零部件,生产成本也较高,解决的还不彻底,因此,在解决防皱缺陷或防翘楚缺陷与减少防皱整形装置磨损时存在难以同时兼顾的问题;而且,新设置的用于控制防皱整形装置运动的控制系统也大大增加了整机装置的结构部件,其采用油缸提供驱动力,为了降低防皱整形装置与金属管之间的磨损,防皱整形装置应该与金属管同步运动,因此,控制系统中的油缸推进速度需要与顶镦机构推进速度一致,这就大大提高了油缸的要求,也进一步增加了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增加了生产组装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系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系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8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