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柔性折叠设备的电磁屏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7315.8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7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袁兴平;杨爽;王建斌;刘慧远;李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32276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411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层 纺布层 电子设备 吸波涂层 纤维 软磁 涂覆 电磁屏蔽结构 本实用新型 导电层表面 表面形成 传统贴片 电磁干扰 客户需求 屏蔽材料 屏蔽结构 柔性折叠 体积空间 弯曲形变 整体电磁 电磁波 保形性 抗皱性 磁吸 占用 削弱 吸收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柔性折叠设备的电磁屏蔽结构,它包括纤维纺布层、形成在所述纤维纺布层任一表面的导电层以及涂覆在所述导电层表面的软磁吸波涂层。通过在纤维纺布层表面形成导电层并再涂覆软磁吸波涂层,这样相较于传统贴片式屏蔽材料可以使得整体电磁屏蔽结构厚度小于100μm,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不会额外占用电子设备过多体积空间;而且具有优异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在承受应力发生弯曲形变后,可以及时恢复原有状态,电磁波经导电层和软磁吸波涂层的反复吸收,可以大幅度削弱电子设备中电磁干扰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辐射屏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柔性折叠设备的电磁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消费者对于其外观和功能等要求越来越高,这也造成目前电子设备集成化程度和通讯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元器件和内部部件之间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显得日益重要。目前针对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贴合屏蔽材料,来实现降低其电磁干扰的影响。
柔性屏幕,简称OLED,因其低功耗、可弯曲的特性受到了众多厂商的关注,并对其给予厚望,柔性屏幕的成功量产不仅将影响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子设备的制造,同时也会伴随着个人终端的不断渗透从而更为广泛的应用到各个方面。针对柔性可折叠设备的电磁兼容性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案存在局限性,通常贴合的屏蔽材料多以金属材质为主,很难在承受高频率、大幅弯曲后,仍能够保持原有状态并起到理想的屏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柔性折叠设备的电磁屏蔽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柔性折叠设备的电磁屏蔽结构,它包括纤维纺布层、形成在所述纤维纺布层任一表面的导电层以及涂覆在所述导电层表面的软磁吸波涂层。
优化地,所述纤维纺布层的厚度为10~15μm。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纺布层的材质为聚酯纤维。
优化地,所述导电层的厚度为1~5μm。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为高介电常数材质,其选自铜、铝或银。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通过化学沉积或金属物理转移至所述纤维纺布层的表面上。
优化地,所述软磁吸波涂层的厚度为20~3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柔性折叠设备的电磁屏蔽结构,通过在纤维纺布层表面形成导电层并再涂覆软磁吸波涂层,这样相较于传统贴片式屏蔽材料可以使得整体电磁屏蔽结构厚度小于100μm,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不会额外占用电子设备过多体积空间;而且具有优异的抗皱性和保形性,在承受应力发生弯曲形变后,可以及时恢复原有状态,电磁波经导电层和软磁吸波涂层的反复吸收,可以大幅度削弱电子设备中电磁干扰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柔性折叠设备的电磁屏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用于柔性折叠设备的电磁屏蔽结构,主要包括纤维纺布层1、导电层2和软磁吸波涂层3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铂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73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开关电源屏蔽罩
- 下一篇:一种高导热电磁屏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