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机车蓄电池剩余容量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6577.2 | 申请日: | 2019-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5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装置 电缆固定座 电力机车 外壳体 蓄电池剩余容量 本实用新型 夹板 内部安装 万向球座 安装槽 电流表 连接杆 万向球 蓄电池 螺栓固定 剩余容量 数值变化 外壁设置 转轴转动 控制器 安装盒 测量夹 滑套 缠绕 电缆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机车蓄电池剩余容量的检测装置,涉及电力机车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流表,且电流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外壳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缆固定座,所述电缆固定座的一侧安装有万向球座,且万向球座的内部安装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电缆滑套,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缆固定座,解决了检测装置的两个测量夹经常缠绕在一起不便于分开的问题,设置了夹板安装盒和夹板,解决了检测装置不能固定在蓄电池上,不便于观察剩余容量的数值变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机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机车蓄电池剩余容量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机车又称电力火车,是指从供电网或供电轨中获取电能,再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的火车,电力机车运行所需的电能由电气化铁路的供电系统提供,不仅广泛用于干线铁路的运营,而且服务于几乎所有的城市轨道交通中。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力机车蓄电池剩余容量的检测装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检测装置的两个测量夹经常缠绕在一起不便于分开,并且检测装置不能固定在蓄电池上检测,不便于观察剩余容量的数值变化,基于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种电力机车蓄电池剩余容量的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机车蓄电池剩余容量的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检测装置的测量夹不便于放置,并且检测装置不便于固定在蓄电池上,不便于使用者观察检测出的数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机车蓄电池剩余容量的检测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流表,且电流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且外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控制器的一侧安装有电阻,所述电流表和电阻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体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安装槽,且第二安装槽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电缆固定座,所述电缆固定座的一侧安装有万向球座,且万向球座的内部安装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的一侧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电缆滑套。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夹板安装盒,且夹板安装盒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安装有夹板,所述外壳体的前表面安装有防尘罩安装座,且防尘罩安装座的一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防尘罩。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插孔,且插孔的一侧安装有插头。
优选的,所述插头的一侧安装有电缆,且电缆的一端安装有测量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缆固定座,电缆固定座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电缆滑套,电缆穿过电缆滑套后,使用者可滑动电缆,便于使用者调节测量夹的位置,有利于在不使用测量夹时,两个测量夹稳定的放置,解决了检测装置的两个测量夹经常缠绕在一起不便于分开的问题,便于使用者在检测蓄电池时可以及时分清楚测量夹,提高检测蓄电池剩余电量的速度。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夹板安装盒和夹板,使用时,两块夹板将蓄电池夹住,可以将检测装置固定在蓄电池上,便于使用者观察检测装置上显示的检测数值,使用者不必一直手持检测装置,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强度,解决了检测装置不能固定在蓄电池上,不便于观察剩余容量的数值变化的问题,有利于使用者记录检测数据。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防尘罩,在不使用测量装置时,防尘罩遮挡在电流表屏幕前方,有利于遮挡外部灰尘,便于保护电流表,避免测量装置的长期使用,灰尘积累在电流表表面,导致使用者不便于观察电流表屏幕的问题,有利于使用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未经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6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