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搅拌站卸料漏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1642.2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1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邓华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君华旭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44 | 分类号: | B65G47/44;B65G47/52;B65G47/18 |
代理公司: | 53205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付石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料斗 输料管 弧形管 前壁 右壁 左壁 本实用新型 竖直管 后壁 竖直 直接接触摩擦 挡板 底部出口 加速负荷 料斗挡板 卸料漏斗 搅拌站 输送器 底端 粉料 管料 料管 磨损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搅拌站卸料漏斗结构,包括集料斗和输料管,所述集料斗底部出口接输料管入口,述集料斗包括前壁、右壁、左壁和后壁,所述前壁、右壁、左壁均向输料管倾斜,后壁竖直;所述前壁、右壁、左壁底端均设置料斗挡板;所述输料管包括竖直管与弧形管,竖直管一端与集料斗相连,在所述弧形管出口设置有料管挡板。本实用新型可以避免粉料与集料斗和输料管的直接接触摩擦,极大地避免了磨损,同时管料从弧形管出来后拥有一个水平方向的速度,而竖直方向的速度得到减缓,可以避免对下游的输送器形成较大的冲击,同时降低其加速负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斗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搅拌站卸料漏斗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搅拌站在生产的过程中,一般粉料都是采用皮带运输,而在运输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用几级皮带运输装置,而将一个皮带运输装置上的物料转移至另一个皮带运输装置上一般都是采用卸料漏斗,由于粉料直接从漏斗的表面不断地滑落,长期就会导致漏斗磨损变薄,从而损坏漏斗。同时粉料垂直落下后直接落在下级运输装置上形成较大的冲击,而此时粉料只有竖直方向的速度,需要下级装置重零给与水平方向的加速,加重机器负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避免磨损,同时减缓粉料落下后的垂直速度,提供水平方向速度的搅拌站卸料漏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搅拌站卸料漏斗结构,包括集料斗和输料管,所述集料斗底部出口接输料管入口,述集料斗包括前壁、右壁、左壁和后壁,所述前壁、右壁、左壁均向输料管倾斜,后壁竖直;所述前壁、右壁、左壁底端均设置料斗挡板;所述输料管包括竖直管与弧形管,竖直管一端与集料斗相连,在所述弧形管出口设置有料管挡板。
进一步的,料斗挡板分别与前壁、右壁、左壁的斜面垂直。
进一步的,料斗挡板在水平面的投影宽度不低于1cm。
进一步的,弧形管管口中轴线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不超过60度。
进一步的,弧形管管口中轴线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为45-6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粉料从皮带输送机落下时呈抛物线落下,直接落在堆料表面滑落,而堆料自身不动,可以避免堆料的滑动摩擦。经过料斗挡板后继续呈抛物线落在弧形管内的堆料上滑落,而不会与竖直管的管壁接触,也不会对弧形管的管壁形成直接的冲刷。极大地避免了磨损,同时管料从弧形管出来后拥有一个水平方向的速度,而竖直方向的速度得到减缓,可以避免对下游的输送器形成较大的冲击,同时降低其加速负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集料斗,11-前壁,12-右壁,13-左壁,14-后壁,2-输料管,21-竖直管,22-弧形管,23-料管挡板,3-料斗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
一种搅拌站卸料漏斗结构,包括集料斗1和输料管2,所述集料斗1底部出口接输料管2入口,所述集料斗1包括前壁11、右壁12、左壁13和后壁14,所述前壁11、右壁12、左壁13均向输料管2倾斜,后壁14竖直;所述前壁11、右壁12、左壁13底端均设置料斗挡板3;所述输料管2包括竖直管21与弧形管22,竖直管21一端与集料斗1相连,在所述弧形管22出口设置有料管挡板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君华旭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君华旭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1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