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顺逆流复合型换热管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1574.X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0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宋天一;朱鵾鹏;杨海静;王东东;申德用;田国华;董晓强;陈俊阳;张思莹;王珅;杨震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B1/02 | 分类号: | F28B1/02;F28B9/08;F28F1/02;F28F1/12;F28F9/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周会芝 |
地址: | 47113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板 翅片管 第二管 逆流 换热管 凝结箱 本实用新型 成排分布 换热管束 顺流 换热设备 间隔分布 冷凝效率 冷凝液体 气态介质 排液管 起始端 散热 偏流 连通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顺逆流复合型换热管束。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在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设有换热管系统,在第一管板上还固定设有与换热管系统相连的凝结箱;换热管系统包括成排分布于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的多根顺流翅片管和成排分布于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的多根逆流翅片管,所有顺流翅片管的末端和所有逆流翅片管的起始端均与凝结箱连通,在凝结箱上设有供冷凝液体流出的中间排液管。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空间,并避免气态介质偏流,提高散热冷凝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顺逆流复合型换热管束。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短缺,且地区分布极不均匀,水冷式凝汽器对水资源的高度依赖,严重制约了其在以汽轮机作为动力源的发电系统以及其他装置在缺水地区的建设和应用,因此缺水地区多采用空冷凝汽系统。
用于汽轮机乏汽冷凝的空冷换热管束多采用翅片管作为基本换热单元,其基本型式由上世纪50年代的多排圆管到上世纪70年代的双排或多排椭圆管,发展为目前常用的钎焊铝翅片单排管束,即所谓的单排管或大扁管管束,仍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多排管式(≥2排)的换热管束中各排管存在压差,容易集聚不凝性气体,使换热管束在严寒地区容易冻伤,且具有管束翅片容易损伤、风阻大、表面污垢不易清洗等缺点。目前的单排大扁管形式虽避免了多排管的上述缺陷,但翅片管仅有一排,对空间利用不足,具有占地大的缺点。
另一方面,在系统实际应用中,考虑到系统防冻和抽真空等运行需要,空冷管束可分为顺流管束单元和逆流管束单元。顺流管束单元和逆流管束单元均由相同的单排大扁管构成且顺流管束和逆流管束之间相互独立,数量为4-6:1。而顺流管束和逆流顺流管束和逆流管束独立布置,各个逆流管束与顺流管束之间的相对位置无法保证一致,从而在由逆流管束末端抽真空形成负压以使顺流管束中未冷凝的气态介质进入逆流管束中继续冷凝的状态下,容易造成系统中待冷凝的气态介质偏流,使系统散热效率下降,性能偏离设计值,且容易发生冻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顺逆流复合型换热管束,以充分利用空间,并避免气态介质偏流,提高散热冷凝效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顺逆流复合型换热管束,包括间隔分布的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在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设有换热管系统,在第一管板上还固定设有与换热管系统相连的凝结箱;换热管系统包括成排分布于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的多根顺流翅片管和成排分布于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的多根逆流翅片管,所有顺流翅片管的末端和所有逆流翅片管的起始端均与凝结箱连通,在凝结箱上设有供冷凝液体流出的中间排液管。
优选的,换热管束包括一排顺流翅片管和一排逆流翅片管,且顺流翅片管等距间隔分布,逆流翅片管等距间隔分布,顺流翅片管和逆流翅片管相互平行分布。
优选的,在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上分别设有供顺流翅片管的两端配合安装的第一管孔和供逆流翅片管的两端配合安装的第二管孔。
优选的,顺流翅片管的基管为大扁管或椭圆管;逆流翅片管的基管为圆管或椭圆管。
优选的,顺流翅片管和逆流翅片管的基管厚度为0.8mm、1mm、1.2mm、1.3mm、1.35mm、1.5mm或2mm。
优选的,顺流翅片管和逆流翅片管的基管材质为碳钢、不锈钢、铝、铜或钢铝复合材料。
优选的,顺流翅片管和逆流翅片管的翅片材质为钢、铝或复合铝材料。
优选的,顺流翅片管和逆流翅片管的翅片间距为2mm、2.3mm、3mm、6mm或8mm。
优选的,顺流翅片管和逆流翅片管的翅片厚度为0.1mm、0.15mm、0.2mm、0.23mm、0.25mm、0.28mm或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华科技集团(洛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15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炉机
- 下一篇:一种冷却器去残留排空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