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前路固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21572.0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7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东;陈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吉美瑞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0 |
代理公司: | 32286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毛洪梅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钢板 止退片 螺孔 预弯 固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 定位孔 曲度 颈椎前路固定系统 颈椎生理弯曲 固定结构 矩形钢板 观察窗 旋转槽 中心处 凹口 长边 短边 铆接 对称 两边 锁定 吻合 同行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包括固定钢板和若干固定螺钉,所述固定钢板为矩形钢板,所述固定钢板的长边两侧上设有相互对称的横向预弯,所述固定钢板的短边两侧上设有纵向预弯,所述横向预弯和所述纵向预弯的曲度与颈椎生理弯曲曲度相吻合,所述固定钢板上纵向设有两列螺孔,所述固定螺钉通过所述螺孔穿设在所述固定钢板上,所述固定螺钉上设有锁定帽,同行的所述螺孔之间设有止退片,所述止退片相对两边设有凹口,所述止退片上设有旋转槽,所述止退片中心处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插设有键,所述止退片通过所述键铆接在所述固定钢板上,相邻两行所述螺孔之间的所述固定钢板上还设有观察窗。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固定结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前路固定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颈椎外科的发展,颈前路钢板在颈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目前,颈椎前路钢板已成为较广泛应用于颈椎间盘和椎体切除后重建颈椎稳定性的内固定系统,钢板伸展时起张力带作用,屈曲时起支撑作用,能以最少节段的减压和最小的活动范围的融合来尽量保证脊柱的生理活动和保证其临床效果。螺钉用于锁定钢板使之与脊柱椎体紧密结合并加强脊柱稳定性。术后有即刻稳定、促进融合、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颈椎前路钢板也在不断地进展。
目前对于颈椎前路锁定钢板要符合低切迹,防退锁定,宽度窄,压迫血管少等复合内固定治疗原则,在手术完成后锁定螺钉的微动、锁定螺钉的退出、钢板中卡环掉落对患者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颈椎前路固定系统,提高固定结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包括固定钢板和若干固定螺钉,所述固定钢板为矩形钢板,所述固定钢板的长边两侧上设有相互对称的横向预弯,所述固定钢板的短边两侧上设有纵向预弯,所述横向预弯和所述纵向预弯的曲度与颈椎生理弯曲曲度相吻合,所述固定钢板上纵向设有两列螺孔,所述螺孔靠近所述固定钢板边缘并相互对齐设置,靠近所述螺孔的所述固定钢板边缘设有与所述螺孔曲度相同的弧边,所述固定螺钉通过所述螺孔穿设在所述固定钢板上,所述固定螺钉上设有锁定帽,同行的所述螺孔之间设有止退片,所述止退片相对两边设有凹口,所述止退片的两端可旋转至所述螺孔上方并与所述锁定帽相切,所述止退片上设有旋转槽,所述止退片中心处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插设有键,所述止退片通过所述键铆接在所述固定钢板上,相邻两行所述螺孔之间的所述固定钢板上还设有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螺孔内圈上设有螺钉卡槽,所述锁定帽卡接在所述螺钉卡槽上。
优选的,同行的所述螺孔之间设有止退槽,所述止退槽与相邻的所述螺孔之间相通,所述止退片设在所述止退槽上。
优选的,所述锁定帽上设有旋转锁定槽,所述锁定帽下设有螺柱,所述螺柱横截直径小于所述螺孔直径,所述锁定帽直径与所述螺孔直径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旋转槽中心与所述止退片中心重合,同行的所述螺孔关于所述止退片中心对称,所述键穿过所述定位孔连接所述固定钢板。
优选的,所述螺孔的数量为两列三行并均匀对称分布在所述固定钢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固定钢板的纵向和横向均有预弯,与颈椎生理弯曲曲度相吻合,可以有效减少手术中再次弯板操作;止退片设计,防止螺钉松动、退出,确保了内固定结构的安全性;止退片设有旋转槽和定位孔,通过键可一步锁定,使用方便且可保证螺钉退出,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钢板上设有移植骨观察窗,方便医生观察使用,提高了固定结构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吉美瑞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吉美瑞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21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