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摔型充电宝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6579.3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53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德群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37245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彭成 |
地址: | 中国香港葵涌大连排道172***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伸缩杆 气囊 内部固定 正六边形 充电宝 本实用新型 挡板 菱形 弹簧缓冲 气垫缓冲 弹簧 内部元件 缓冲层 连接杆 防摔 两层 破损 变形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摔型充电宝,包括充电宝本体和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部分为两层,分别为弹簧缓冲层和气垫缓冲层,所述弹簧缓冲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套筒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贯穿套筒的顶部并与保护套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气垫缓冲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正六边形气囊,相邻的四个正六边形气囊之间固定连接有菱形气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垫缓冲层、正六边形气囊、菱形气囊、管道、套筒、伸缩杆、挡板和弹簧,解决了充电宝外表面容易摔变形和防止内部元件摔破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摔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摔型充电宝。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手机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因为手机的方便携带,可以随时上网,逐渐发展成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人们在享受随时随地使用手机的同时,给手机充电又出现了问题,为了满足能随时随地给手机充电,充电宝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充电宝的出现在现阶段无疑缓解了智能终端使用电量不足的问题,充电宝的易携带、可移动的特点让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充电宝已属随身携带品,但目前市场的充电宝一般均采用金属外壳制作,当使用者不小心摔着或碰着充电宝时,轻者充电宝外表面易变形,重者充电宝内部的元件易破损,为了避免充电宝容易被摔坏的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防摔型充电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摔型充电宝,解决了充电宝外表面容易摔变形和防止内部元件摔破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摔型充电宝,包括充电宝本体和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内部分为两层,分别为弹簧缓冲层和气垫缓冲层,所述弹簧缓冲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伸缩杆的底部与套筒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贯穿套筒的顶部并与保护套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气垫缓冲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正六边形气囊,相邻的四个正六边形气囊之间固定连接有菱形气囊,相邻的正六边形气囊和菱形气囊之间通过气体管道固定连接,所述气垫缓冲层的上表面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气垫缓冲层的下表面与充电宝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的侧表面开设有输入口,所述保护套的侧表面开设有输出口,所述保护套另一侧面开设有照明口。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为橡胶所制。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拐角处连接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充电宝本体和保护套的距离均为6m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摔型充电宝,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垫缓冲层、正六边形气囊、菱形气囊和管道,当连接杆受到力的冲撞时,正六边形气囊和菱形气囊之间通过管道连接,会把力分散缓解,能够对充电宝本体进行保护,解决了充电宝外表面容易摔变形和防止内部元件摔破损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套筒、伸缩杆、挡板和弹簧,当保护套受到外来力的冲撞时,伸缩杆会在套筒内进行伸缩,固定连接在伸缩杆底部的挡板会对弹簧挤压,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解决了充电宝外表面容易摔变形和防止内部元件摔破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摔型充电宝的正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摔型充电宝的气垫缓冲层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防摔型充电宝的弹簧缓冲的正视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充电宝本体、2保护套、3弹簧缓冲层、4气垫缓冲层、41正六边形气囊、42菱形气囊、43管道、5套筒、51伸缩杆、52挡板、53弹簧、6连接杆、7输入口、8输出口、9照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群,未经陈德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6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自动化接入装置
- 下一篇:储能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