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5060.3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3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朱绩超;徐家胜;柴呈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9/10 | 分类号: | E04G9/10;E04G17/00 |
代理公司: | 21249 大连优路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春昕;刘国萃<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体支撑板 金属丝板 支撑台 锡块 内部安装 波浪形 减震板 编织 本实用新型 中心位置处 模板使用 缓冲层 强度环 砂浆混凝土 填充物 承载能力 使用寿命 支撑模板 土木工程 定位孔 软胶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模板,包括主体支撑板、锡块支撑台、砂浆混凝土填充物、高强度环筒和编织金属丝板,所述主体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锡块支撑台,锡块支撑台的一侧的主体支撑板内部安装有等间距的高强度环筒,所述锡块支撑台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编织金属丝板,所述编织金属丝板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波浪形减震板,波浪形减震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所述波浪形减震板远离第一缓冲层一侧的编织金属丝板内部安装有第二软胶层,所述主体支撑板内部一侧的两端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卡接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不仅扩大了模板使用时的适用范围,增强了模板使用时的承载能力,而且延长了模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模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上用于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普遍采用钢或木梁拼装成模板托架,利用钢或木杆搭建成脚手架构成托架支撑,并配合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施工,早前的模板支撑架多由木制棒材或者铁制管材制成,受其尺寸的限制,其高度不具有可调性,目前的模板支撑架已经出现像钢性模板支撑组合结构这样的具有可伸缩性并且重复利用的全钢制支架。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模板种类繁多,人们的基本需求基本上都能够得以解决,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在困扰着人们,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此类模板使用时其需要进行多块进行联合使用,从而严重的影响了模板使用时的便利程度;
2、传统的此类模板使用时承载能力较小,从而大大的影响了模板使用时的安全性;
3、传统的此类模板使用时极易磨损,寿命较短,从而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困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模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模板适用范围小、承载力较小以及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支撑模板,包括主体支撑板、锡块支撑台、砂浆混凝土填充物、高强度环筒和编织金属丝板,所述主体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锡块支撑台,锡块支撑台的一侧的主体支撑板内部安装有等间距的高强度环筒,所述锡块支撑台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编织金属丝板,所述编织金属丝板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波浪形减震板,波浪形减震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层,所述波浪形减震板远离第一缓冲层一侧的编织金属丝板内部安装有第二软胶层,且第二软胶层与第一缓冲层相互配合,所述主体支撑板内部一侧的两端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卡接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主体支撑板表面的边缘位置处安装有铝合金边框。
优选的,所述所述主体支撑板表面一侧的两端皆固定有等间距的组合连接销,且组合连接销与卡接定位孔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主体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树脂防水皮层,同时树脂防水皮层一侧的主体支撑板内部设置有中立平衡板,并且中立平衡板远离树脂防水皮层一侧的主体支撑板内部固定有石墨烯阻断层,且石墨烯阻断层与树脂防水皮层相互配合。
优选的,所述铝合金边框一侧的主体支撑板表面设置有防滑弹性软垫。
优选的,所述防滑弹性软垫的表面固定有等间距的耐磨凸。
优选的,所述高强度环筒两侧的主体支撑板内部填充有砂浆混凝土填充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土木工程用支撑模板不仅扩大了模板使用时的适用范围,增强了模板使用时的承载能力,而且延长了模板的使用寿命;
1、通过在主体支撑板表面的边缘位置处安装铝合金边框,主体支撑板表面一侧的两端皆固定等间距的组合连接销,主体支撑板内部一侧的两端皆安装等间距的卡接定位孔,实现了模板的组合拼装功能,从而扩大了模板使用时的适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50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