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臂生态水工挡土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4230.6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3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杰;王正昱;姚添一;羌鑫梁;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4 | 分类号: | E02B3/04;E02D29/02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叶绮玲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土墙结构 悬臂结构 悬臂 底板 水体 立墙 斜撑 连通 水利工程领域 本实用新型 水工建筑物 水生物 生态 工程造价 空间形成 生态效果 外侧设置 腔体 栖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的一种悬臂生态水工挡土墙结构,技术方案为:一种悬臂生态水工挡土墙结构,立墙和底板形成悬臂结构,悬臂结构的内侧为土方,外侧为水体,悬臂结构的外侧设置斜撑;斜撑、立墙和底板围成的空间形成腔体,与水体连通。使其具有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等优点的同时,满足挡土高度大于6米的水工建筑物的挡土要求。同时,该悬臂生态水工挡土墙结构与水体连通,可以为水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在解决挡土高度问题的同时兼顾生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工挡土墙的构造。
背景技术
水工挡土墙不但具有一般挡土墙的挡土作用,而且还具有岸边连接、挡水、导水等功能,在水利枢纽、水库枢纽及各种渠系建筑物工程中有着广泛应用,水工挡土墙多在有水条件下应用。如水利枢纽中水闸、泵站、船闸的进出口翼墙、岸墙;水库枢纽工程中土石坝与混凝土坝及溢洪道的连接结构;渠系建筑物中桥、涵洞、倒虹吸、渡槽等进出口连接结构都是由各种形式的挡土墙构成。
悬臂式挡土墙由断面较小的立墙和底板组成,底板包括前趾板和踵板,其属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稳定性主要靠底板以上填土重来保证。由于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悬臂挡土墙在水工建筑物中应用广泛,在实际工程中,挡土高度6m以下高度范围内应用较多。
在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设计中,通常会遇到挡土高度约6至10m或更高的挡土墙设计,此时若采用悬臂挡土墙结构,墙后土压力全部由悬臂结构的立墙承担,立墙根部弯矩最大,根据计算要求的立墙截面尺寸大、配筋率高,经济性较差,立墙根部裂缝开展宽度难以满足规范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结构提供一种悬臂生态水工挡土墙结构,使其具有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等优点的同时,满足挡土高度大于6米的水工建筑物的挡土要求。同时,该悬臂生态水工挡土墙结构与水体连通,可以为水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在解决挡土高度问题的同时兼顾生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悬臂生态水工挡土墙结构,包括由立墙和底板形成悬臂结构,悬臂结构的内侧为土方,外侧为水体,悬臂结构的外侧设置斜撑;斜撑、立墙和底板围成的空间形成腔体,与水体连通。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立墙的墙身设穿透墙身的排水孔,排水孔的后部位置的土方内设置碎石带。排水孔设置在水体的常水位高程附近。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各斜撑之间的平面布置为互相平行的条状。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各斜撑之间的平面布置为之字形。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各斜撑之间设置与斜撑相交的支撑,支撑与斜撑之间形成网格。
本实用新型对传统悬臂挡土墙进行改进,通过在悬臂结构外侧增加混凝土斜撑,使其立墙能承受水平土压力的同时,立墙截面尺寸、配筋率经济合理,从而能够在结构简单、工程造价低的前提下满足水工建筑物的挡土要求。同时,该悬臂生态水工挡土墙结构与水体连通,可以为水生物提供栖息场所,同时兼顾生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4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梯形河道污水截流设施
- 下一篇:一种毯裹土式生态挡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