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广播工程用电缆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4226.X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8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耿庆宇;任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庆宇;任永刚 |
主分类号: | H02G3/22 | 分类号: | H02G3/2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邦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2 | 代理人: | 白海军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卡盘 固定座 墙板 套筒 胶合 电缆连接装置 内螺纹槽 螺纹柱 卡接 卡柱 内孔 通孔 分线挡板 侧面 底面 广播 螺接 置入 | ||
新型广播工程用电缆连接装置,包括一号固定座、二号固定座、分线挡板,所述一号固定座上部具有一号锥形卡盘,一号锥形卡盘底部具有套筒,套筒内部具有内螺纹槽,一号固定座内部具有一号内孔,一号锥形卡盘上部具有一号胶合槽,所述二号固定座下部具有二号锥形卡盘,二号锥形卡盘上部具有卡柱,卡柱上部具有螺纹柱,二号固定座内部具有二号内孔,二号锥形卡盘下部具有二号胶合槽,墙板内部钻有通孔,套筒置入通孔内,一号锥形卡盘与墙板一侧面卡接,螺纹柱与内螺纹槽螺接,一号固定座与二号固定座连接,二号锥形卡盘底面与墙板另一侧面卡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广播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广播工程用电缆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广播工程架设过程中,常需要穿过楼板或者墙板,此时需要在楼板或墙板上打洞,其成型后容易产生碎渣或碎砖等废料,在缆线铺设过程中容易造成外皮划伤,影响施工效果,且多根缆线架设时容易发生纠缠打结的现象,会对后续施工造成影响,其穿墙处的结构不够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新型广播工程用电缆连接装置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广播工程用电缆连接装置,包括一号固定座、二号固定座、分线挡板,所述一号固定座上部具有一号锥形卡盘,一号锥形卡盘底部具有套筒,套筒内部具有内螺纹槽,一号固定座内部具有一号内孔,一号锥形卡盘上部具有一号胶合槽,所述二号固定座下部具有二号锥形卡盘,二号锥形卡盘上部具有卡柱,卡柱上部具有螺纹柱,二号固定座内部具有二号内孔,二号锥形卡盘下部具有二号胶合槽,墙板内部钻有通孔,套筒置入通孔内,一号锥形卡盘与墙板一侧面卡接,螺纹柱与内螺纹槽螺接,一号固定座与二号固定座连接,二号锥形卡盘底面与墙板另一侧面卡接。
所述分线挡板中部具有理线盘,理线盘中部具有二号线孔,二号线孔外侧均匀分布一号线孔,分线挡板外部具有胶合圈,胶合圈置入一号胶合槽内胶合,另一分线挡板的胶合圈置入二号胶合槽内胶合。
有益效果:
内螺纹槽与螺纹柱螺接,其螺接长度可以随旋入部分的长度进行变化,从而适应厚度不同的墙板或楼板,结构合理,分线挡板置入一号胶合槽与二号胶合槽内胶合,分线挡板内部具有二号线孔与多个一号线孔,可以便于缆线的整理与后续施工,结构合理,一号固定座与二号固定座螺接后可以为内部的缆线进行保护,避免其受到碎块的划伤,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广播工程用电缆连接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广播工程用电缆连接装置一号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广播工程用电缆连接装置二号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广播工程用电缆连接装置分线挡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广播工程用电缆连接装置,包括一号固定座01、二号固定座02、分线挡板03,所述一号固定座01上部具有一号锥形卡盘11,一号锥形卡盘11底部具有套筒14,套筒14内部具有内螺纹槽15,一号固定座01内部具有一号内孔13,一号锥形卡盘11上部具有一号胶合槽12,所述二号固定座02下部具有二号锥形卡盘21,二号锥形卡盘21上部具有卡柱24,卡柱24上部具有螺纹柱25,二号固定座02内部具有二号内孔23,二号锥形卡盘21下部具有二号胶合槽22,墙板内部钻有通孔,套筒14置入通孔内,一号锥形卡盘11与墙板一侧面卡接,螺纹柱25与内螺纹槽15螺接,一号固定座01与二号固定座02连接,二号锥形卡盘21底面与墙板另一侧面卡接。
所述分线挡板03中部具有理线盘31,理线盘31中部具有二号线孔33,二号线孔33外侧均匀分布一号线孔32,分线挡板03外部具有胶合圈34,胶合圈34置入一号胶合槽12内胶合,另一分线挡板03的胶合圈34置入二号胶合槽22内胶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庆宇;任永刚,未经耿庆宇;任永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42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束导线接续装置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网线走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