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4062.0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09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路家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主体 进气管 出气管 电磁节流阀 平均分布 气体流量 吸收装置 感应器 盘管 本实用新型 液体吸收 制冷效果 采集管 吸收 交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液吸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进气管、出气管以及气体流量感应器,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表面设有电磁节流阀,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采集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平均分布盘管,所述盘管的表面平均分布气孔,所述装置主体之间设有交流管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表面设有气体流量感应器。该一种气液吸收装置,通过在进气管的表面设有电磁节流阀,当气体经过后就会产生制冷效果,从而降低气体的温度,低温的气体更加有利于被液体吸收,以此来缩短时间,提高了吸收的效率,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化工业溶液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液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气液吸收就是在石化工业中经常涉及到气体液吸收反应工艺的一种,即气体溶解在液体内的加工方式。
现有市面上的气液吸收大多数都是采用管道直接通入液体中进行吸收反应,由于气体温度较高,导致吸收反应时间长,效率不高,加工起来较为麻烦,且气液吸收装置大部分为吸收塔,工艺复杂,清消能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吸收装置,解决了现有市面上的气液吸收大多数都是采用管道直接通入液体中进行吸收反应,同时由于气体温度较高,导致吸收反应时间长,效率不高,加工起来较为麻烦,且气液吸收装置大部分为吸收塔,工艺复杂,清消能耗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气液吸收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进气管、出气管以及气体流量感应器,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表面设有电磁节流阀,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采集管,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平均分布盘管,所述盘管的表面平均分布气孔,所述装置主体之间设有交流管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表面设有气体流量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镶嵌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表面固定连接电磁节流阀。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镶嵌有采集管,所述采集管的尾部为成品采出口。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固定连接盘管,所述盘管的表面开设有气孔。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镶嵌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气体流量感应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吸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气液吸收装置,通过在进气管的表面设有电磁节流阀,当气体经过后就会产生制冷效果,从而降低气体的温度,低温的气体更加有利于被液体吸收,以此来缩短时间,提高了吸收的效率,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较强。
(2)该气液吸收装置,通过在出气管处设有气体流量感应器,可以把感应数据传送给电磁节流阀,利用电磁节流阀控制气体入口流量,从而减少或者避免未被吸收的气体过多溢出,防护性较强。
(3)该气液吸收装置,通过在盘管的表面设有多个的气孔,可以增大气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效率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装置主体-1、进气管-2、电磁节流阀-3、采集管-4、成品采出口-5、盘管-6、气孔-7、交流管道-8、出气管-9、气体流量感应器-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永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40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