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铸自控液面传感器顶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8734.7 | 申请日: | 2019-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2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贤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宁县鑫杞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8 | 分类号: | B22D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1200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块 圆环 中间包 内壁 塞棒 顶紧装置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 自控液面 环形槽 结晶器 传感器 连铸 通槽 从上至下 钢水 出水口 固定套 搭接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铸自控液面传感器顶紧装置,涉及顶紧装置领域,该连铸自控液面传感器顶紧装置,包括中间包、塞棒和结晶器,所述结晶器位于中间包的下方,所述中间包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与塞棒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中间包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塞棒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圆块和第二圆块,所述第二圆块的表面与圆环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圆块的底部与圆环的顶部搭接,第一圆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圆环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圆环、第一圆块、第二密封圈和第二环形槽,解决了塞棒与出水口间仍存在较小的间隙,钢水容易从此间隙中流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铸自控液面传感器顶紧装置。
背景技术
连铸自控液面传感器顶紧装置为塞棒,液面传感器对结晶器中钢水的液面进行感应,当超出预定范围时,液面传感器发出信号,自动控制系统接收此信号,再控制液压调节系统工作,塞棒在液压调节系统的作用下插入中间包的出水口,紧紧的顶在出水口中,将中间包的出水口堵住,防止中间包中的钢水流入结晶器中,需对结晶器中的钢水进行控制,钢水在结晶器中的多或少均会影响最终制造出的钢的质量,因此需对结晶器中的钢水进行控制,液面传感器安装在结晶器中,对结晶器中的钢水多少进行监测,连铸是指连续铸造,钢水进入钢包中在进入中间包中,从中间包流入结晶器中,再从结晶器进入到铸胚环节中,最后被铸造成形。
连铸自控液面传感器顶紧装置为塞棒,塞棒在液压调节系统的作用下插入中间包的出水口,塞棒的表面与出水口的内壁紧密搭接,将中间包的出水口堵住,但塞棒仅有其表面与出水口的内壁搭接,塞棒与出水口间仍存在较小的间隙,钢水容易从此间隙中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铸自控液面传感器顶紧装置,解决了塞棒与出水口间仍存在较小的间隙,钢水容易从此间隙中流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铸自控液面传感器顶紧装置,包括中间包、塞棒和结晶器,所述结晶器位于中间包的下方,所述中间包内壁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与塞棒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中间包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塞棒的表面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套接有第一圆块和第二圆块,所述第二圆块的表面与圆环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圆块的底部与圆环的顶部搭接,所述第一圆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圆环的顶部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内壁与第一密封圈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圆块的底部与中间包内壁的底部搭接,所述第二圆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中间包内壁的底部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内壁与第二密封圈的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塞棒的底部呈半球状,所述通槽的形状与塞棒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底部呈三角形,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形状与第一密封圈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底部为向下弯曲的曲面,所述第二环形槽的形状与第二密封圈的形状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中心轴线均与塞棒的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内壁呈开口向上的喇叭状,所述第二圆块的形状与圆环的形状相适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铸自控液面传感器顶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宁县鑫杞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宁县鑫杞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87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