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岸护坡绿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8464.X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6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袁以美;叶合欣;黄锦林;罗日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4;E01C11/22;E04H17/00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06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顶 路缘石 砂垫层 铺设 栏杆 植草砖 卵石 石笼 本实用新型 垂直设置 河岸护坡 生态护坡 影响行洪 河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岸护坡绿道结构,包括石笼、压顶、栏杆、卵石、路缘石、植草砖和砂垫层,所述压顶位于所述石笼的上方,所述压顶的上方铺设有卵石,所述栏杆垂直设置于所述压顶上方的一侧,所述压顶相对于所述栏杆的另一侧铺设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的一侧铺设有砂垫层,所述砂垫层的上方铺设有植草砖。通过预先设定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在不进占河道影响行洪的前提下,达到生态护坡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河岸护坡绿道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建设美丽乡村,需要在乡村河道两岸设置生态休闲绿道,可以方便居民亲水。现如今采用的处理措施常常是进占河道,在滩地上填筑一条道路出来。但是,这种做法具有以下缺点:当发生较大洪水时,新建的绿道严重阻碍行洪,人为地造成水位上涨,威胁两岸提防安全,与人水和谐相违背。
因此,设计一种既不进占河道影响行洪,又能达到生态护坡功能的河岸护坡绿道结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石笼、压顶、栏杆、卵石、路缘石、植草砖和砂垫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的,压顶位于所述石笼的上方,压顶的上方铺设有卵石,栏杆垂直设置于压顶上方的一侧,压顶相对于栏杆的另一侧铺设有路缘石,路缘石的一侧铺设有砂垫层,砂垫层的上方铺设有植草砖,可以在不进占河道影响行洪的前提下,达到生态护坡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河岸护坡绿道结构,包括石笼、压顶、栏杆、卵石、路缘石、植草砖和砂垫层,所述压顶位于所述石笼的上方,所述压顶的上方铺设有卵石,所述栏杆垂直设置于所述压顶上方的一侧,所述压顶相对于所述栏杆的另一侧铺设有路缘石,所述路缘石的一侧铺设有砂垫层,所述砂垫层的上方铺设有植草砖。
优选的,所述石笼的数量为至少一层。
优选的,所述石笼的数量为两层。
优选的,位于底层的所述石笼靠近河水的一侧设有抛石护脚。
优选的,所述石笼外侧罩有土工布。
优选的,所述石笼的厚度为1至2米,所述压顶的厚度为20厘米。
优选的,所述压顶是由混凝土材质构成的,且所述混凝土为C20混凝土。
优选的,所述卵石的长径为6至8厘米。
优选的,所述路缘石的厚度为20厘米,高度为50厘米。
优选的,所述植草砖的厚度为10厘米,所述砂垫层的厚度为10厘米。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河岸护坡绿道结构,包括石笼、压顶、栏杆、卵石、路缘石、植草砖和砂垫层,压顶位于所述石笼的上方,压顶的上方铺设有卵石,栏杆垂直设置于所述压顶上方的一侧,压顶相对于栏杆的另一侧铺设有路缘石,路缘石的一侧铺设有砂垫层,砂垫层的上方铺设有植草砖。通过预先设定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在不进占河道影响行洪的前提下,达到生态护坡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河岸护坡绿道结构的主视图。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1、原边坡线;2、石笼;3、压顶;4、栏杆;5、卵石;6、路缘石;7、植草砖;8、砂垫层;9、草;10、土工布;11、抛石护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未经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84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