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集成度PIR人体感应器控制芯片及其应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5121.8 | 申请日: | 201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3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鹏;黄朝刚;毛晓峰;李剑;吴玉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芯电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器控制 可充电电池组 供电 负载电路 电容 芯片 充电 电路 高集成度 控制芯片 应用电路 滤波 断开 本实用新型 开关功率管 可调节负载 增益放大器 端电压 充电设备 电量不足 输出信号 外围电路 芯片控制 芯片驱动 延时调节 带通 电阻 脚位 延时 元器件 电量 放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集成度PIR人体感应器控制芯片及其应用电路,电路包括充电设备经过感应器控制芯片给可充电电池组充电,可充电电池组给感应器控制芯片供电,感应器控制芯片一脚位端电压经电容CLDO滤波后给PIR传感器的D端供电,PIR传感器的S端输出信号经电容C1滤波后经电阻R1、再经一级带通增益放大器外围电路放大后输入到感应器控制芯片,用以通过感应器控制芯片驱动开关功率管进而控制可充电电池组为负载电路供电,调节延时调节电容CTX可调节负载电路的延时定时工作时间,同时,感应器控制芯片控制可充电电池组充电或电量不足时断开对负载电路供电、电量充足且充电断开时为负载电路供电,本电路可减少元器件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集成度PIR人体感应器控制芯片及其应用电路。
背景技术
PIR人体感应器通常是指被动式红外人体探测器,以非接触形式检测出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能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而转换出来的信号通常不能直接被利用,通常需加以检测、滤波、放大相关处理后,便可被利用到驱动各种控制电路上,如用作电源开关器,负载开关控制器、防盗防火报警、自动监测器、LED照明灯具等电子设备上。其中在实际产品应用中,以可充电电池组作为电源输入产品较为常用,其可移动性好和便携式的特点被广泛用于电池类的消费电子产品上,现市场上产品有,可充电电池组太阳能感应壁灯、衣柜灯、感应门窗、感应冲水器、野生动物记录仪等,在对其应用电路进行设计时,除了需用到必要的PIR传感器以外,还需外加相应的外围电路才能完成,包括电池组、相应电池组保护电路、充电设备、充电控制电路、LDO稳压电路、PIR传感器以及处理芯片和部分带通增益放大器外围电路、延时定时调节电路、光控电路、开关功率管、负载电路等多个电路模块组成。图1为传统整体电路结构方框图。
传统整体电路结构技术特征在于:外围多个模块电路都是由单独电路完成,元器件和相关控制芯片都为市场通用电子元件物料,由于各型号参数规格、品牌多样性特点,市场可以很容易购买和方便使用,器件价格和品质都可适当控制,且外置的运算放大器外围电路参数可调(方便用户更改特定的带通频段特性、感应灵敏度和信号放大倍数以适应产品对特定频率和距离的需求)等这些特征,使得部分用户对传统整体电路方案表示一定的认可。
传统技术的缺点在于:虽然外围电路模块认可度和通用较好,但避免不了整体电路外围元器件过多带来的物料数量、种类、生产加工、管理和维护等带来的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下降。
为了解决传统技术的这个缺点,市场上有了另外一种整体方案电路结构方框图,如图2所示。
此方案与之前传统方案区别在于,PIR传感器处理芯片内置了只适合人体移动的带通频段特性的放大电路器,外置了增加相应的芯片脚位和分压电路,客户可通过调节此脚位的电压去满足客户对不同距离和灵敏度的调节需求,相对于传统电路减少了之前两级外围运放电路模块和相应的外围元器件,从而降低外围器件带来的小部分成本。
但是此方案仍有不足的地方,外围充放电管理、稳压、延时、光控等电路模块仍不能减少,且此类型芯片是由内部自带高精度A/D转换电路的MCU来实现的,芯片本身成本比较高,再者,此方案内部固定运放放大器和其相应固定的带通频段,当客户特定应用环境临时主动需要调整灵敏度和放大倍数特性时,就只能通过修改内部相关电路去调整。综上几点来讲此系统在整体方案成本上依然会有所增加,且存在限制产品推广应用范围的弊端,从而使得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仍然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体电路外围元器件过多带来的生产加工、管理维护成本增加的问题,提供一种高集成度PIR人体感应器控制芯片及其应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芯电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泉芯电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5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工具的无线充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型蓄电池充放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