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LED照明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1960.2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9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1/08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何祖斌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管体 连接体 松紧带 照明设备 本实用新型 机动车维修 头戴式照明 维修机动车 掉落 晃动 双手 维修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LED照明灯,属于LED技术领域,包括半圆形的灯管体、设置在灯管体两端的两个连接体、以及与两个连接体连接的松紧带,作为便携式的照明设备,直接戴在头上或者直接戴在脖子上,躺下时,两个连接体分别位于两耳下方,且靠在地面上,支撑并固定住灯管体,防止灯管体晃动,比起其他头戴式照明设备,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且不容易掉落,完全解放双手,解决了现有机动车维修人员在维修机动车底部时,照明不方便,给维修人员造成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携式LED照明灯。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的机动车越来越多,随之也就出现了很多机动车的维修中心和清洗中心,维修人员经常需要查看机动车底部,检查是否有异常,常见的方法大多是一只手拿电筒,另一只手拿钳子,然后人躺在滑板车上,滑向汽车底部,但是这样就很不方便,当需要两只手一起操作设备,或者需要另一只手协助的时候,那只手却拿着手电筒,给维修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
当前市场上也出现有头戴式手电筒的设备,但是在本就狭窄的机动车底部,头戴式手电筒的前方突出部分很容易就碰到机动车底部,又因为反作用力,还可能对维修人员的头部带来损伤。
因此,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的LED照明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LED照明灯,解决了现有机动车维修人员在维修机动车底部时,照明不方便,给维修人员造成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LED照明灯,包括半圆形的灯管体、设置在灯管体两端的两个连接体、以及与两个连接体连接的松紧带。
进一步地,所述灯管体为隔热的透明材质,内部连接设置有若干个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为中空的等腰三棱柱体或等腰梯形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分为中空区域和位于中空区域两侧的两个实心区域。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的两个实心区域均设置有固定孔,松紧带通过两个固定孔与连接体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的中空区域设置有圆柱形的电池管,所述电池管的一端设置有电池盖,所述电池盖上设置有开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体的中空区域还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设置在连接体表面的开关连接,所述电路板通过电线与灯管体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LED照明电路,包括电源BT、开关S1、升压电路、控制电路和LED灯串,所述升压电路包括晶体管Q1和Q2,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晶体管Q3和场效应管JFET1,所述场效应管JFET1的1口连接Q1和Q2,Q1的基极并联电阻R1和电容C1组成的前馈网络,所述场效应管JFET1的2口连接电阻R4和Q3,所述R4的另一端与C2和SD1连接,所述Q3的基极并联电阻R2和R3,所述场效应管JFET1的3口连接电感L1,最后与D1至D7组成的LED灯串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便携式LED照明灯,通过半圆形的灯管体、设置在灯管体两端的两个连接体、以及与两个连接体连接的松紧带组成,作为便携式的照明设备,直接戴在头上或者直接戴在脖子上,躺下时,两个连接体分别位于两耳下方,且靠在地面上,支撑并固定住灯管体,防止灯管体晃动,比起其他头戴式照明设备,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且不容易掉落,完全解放双手,特别是给地方狭窄,需要躺下作业的机动车底部维修人员使用,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巨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1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