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级分离的柴油油水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0982.7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4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柯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0 | 分类号: | B01D35/00;B01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席勇;张鹏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 滤纸 二级过滤装置 一级过滤装置 油水分离系统 二级分离 滤芯组件 前室 本实用新型 滤清器座 颗粒物 后室 隔离 壳体内部 两级过滤 滤罐壳体 滤纸过滤 使用周期 串连 地装 滤罐 亲油 疏气 疏水 密封 分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级分离的柴油油水分离系统,包括一级过滤装置以及二级过滤装置,一级过滤装置与二级过滤装置以串连形式连接,一级过滤装置与二级过滤装置均包括滤清器座以及滤芯组件。滤芯组件密封地装设在滤清器座的下部,滤芯组件包括滤罐壳体,其内部装设有滤纸,滤纸将括滤罐壳体内部分割出虑前室和虑后室,柴油需先进入虑前室经过滤纸过滤后在进入到虑后室,滤纸具有亲油疏水疏气和隔离颗粒物的功能,柴油经过滤纸后,其中的部分水、气以及颗粒物被隔离留在虑前室中。本实用新型的二级分离的柴油油水分离系统,其采用两级过滤形式,可以达到延长使用周期以及满足国六标准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内燃机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二级分离的柴油油水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油水分离器作为发动机燃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燃油中的较大颗粒杂质和主要水分等从燃油中分离出来,使进入到发动机燃油系统各零件内部及燃烧室内的燃油更加清洁,保护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减少磨损,避免堵塞,改善排放,提高发动机寿命等。柴油油水分离器是发动机柴油的第一道把关。
目前主流柴油油水分离器的更换里程为1.5~2万公里,不符合市场主流长时间免维护免保养得需求。目前市场上都提出10万公里更换里程的油水分离器需求,同时要能满足国6机型燃油系统的使用要求,还要适应国内市场油品状况。目前市场有满足的油水分离器,采用一级过滤,即用一个滤罐同时过滤较大颗粒和水。在使用初期,能满足过滤较大颗粒和分离95%水的要求;但是超过2万公里后,随着颗粒聚集,造成堵塞,在后期的水分离效率严重下降。也就是说,不能满足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水分离效率。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级分离的柴油油水分离系统,其采用两级过滤形式,可以达到延长使用周期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级分离的柴油油水分离系统,包括一级过滤装置以及二级过滤装置,一级过滤装置与二级过滤装置以串连形式连接,一级过滤装置与二级过滤装置均包括滤清器座以及滤芯组件。滤芯组件密封地装设在滤清器座的下部,滤芯组件包括滤罐壳体,其内部装设有滤纸,滤纸将括滤罐壳体内部分割出虑前室和虑后室,柴油需先进入虑前室经过滤纸过滤后在进入到虑后室,滤纸具有亲油疏水疏气和隔离颗粒物的功能,柴油经过滤纸后,其中的部分水、气以及颗粒物被隔离留在虑前室中。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级过滤装置中的滤纸为一级滤材,其能够隔离不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并阻隔柴油中的一部分水和气。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二级过滤装置中的滤纸为二级滤材,其能够隔离不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并阻隔柴油中的一部分水和气。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二级滤材阻隔柴油中的水和气的比例大于一级滤材阻隔柴油中的水和气的比例。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滤清器座上设置有进油道以及出油道,进油道和出油道彼此不直接相连通。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进油道直接连通虑前室,出油道直接连通虑后室。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一级过滤装置的出油道连通二级过滤装置的进油道,一级过滤装置的进油道连通发动机的储油箱,二级过滤装置的出油道连通发动机的燃烧系统。
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滤芯组件通过螺纹形式连接在滤清器座的下部,在滤芯组件和滤清器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二级分离的柴油油水分离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产品更换里程可达到10万公里,比目前主流的2万公里有较大提升;全寿命周期内,水分离效率小于等于95%;适应国内油品品质整体不高的状况,应对脏油品,能较大程度保护燃油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0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