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业废气处理组合智能除尘除味设备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199329.3 申请日: 2019-02-15
公开(公告)号: CN209576264U 公开(公告)日: 2019-11-05
发明(设计)人: 吴永利;胡振芳;吴鹏;吴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 吴永利
主分类号: B01D53/75 分类号: B01D53/75;B01D53/32;B01D53/74;B01D53/72;B01D53/00;B01D50/00
代理公司: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代理人: 张建茹
地址: 053000 河北***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筛网筒 除尘 喷淋 除味设备 低温等离子设备 工业废气处理 喷淋降温装置 污水回收池 出风管道 组合智能 喷淋阀 废气处理设备 水平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旋转自由度 沿圆周方向 进风管道 净化装置 排放标准 驱动电机 水源连接 转动配合 排风机 输送泵 臭味 降解 外壁 废气 粉尘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工业废气处理组合智能除尘除味设备,属于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喷淋降温装置、低温等离子设备、UV光氧净化装置和排风机,喷淋降温装置包括喷淋箱体、设置在喷淋箱体内底部的污水回收池、设置在污水回收池上方且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旋转分筛网筒,进风管道的后端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组用来对旋转分筛网筒上的粉尘进行喷淋降解的喷淋阀,所有的喷淋阀借助输送泵与水源连接,旋转分筛网筒借助固定在喷淋箱体内的驱动电机具有旋转自由度,旋转分筛网筒的后端连接有与其形成转动配合的出风管道,出风管道与低温等离子设备连接。除尘、除臭味效果好,废气经过该除尘除味设备处理后可以很好地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到工业废气处理组合智能除尘除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工业污染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已成为人民生活中最扰民、最危害人体健康的头等大敌。环境中的恶臭气体、废弃工业垃圾及其它废弃物中含有的有毒和挥发性物质会使人体和动植物产生生理病变,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空气污染会直接影响空气质量,大大减少清新干净的空气,大气臭氧层受到人为破坏,导致工厂与居民的矛盾激化,投诉案件呈现逐年递增之势。

由于空气介质污染导致人体生病的情况越来越多,这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各种恶臭来源于化工厂、石化企业、橡胶厂、喷漆涂料厂、制药厂、畜禽养殖场、冶炼厂、水泥厂、印染厂、垃圾及工业废弃物囤放场等。环境管理部门对这种不同的污染已进行权威性的综合治理,并制定了排放要求。据统计,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恶臭气体已达到上万种之多,人的嗅觉能感觉到的就要几千种之多,其中对人体危害较大的就有五十多种,这些有害气体按化学成分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①含硫化合物:硫醇、H2S、SO2、硫醚等;

②含氮化合物:酰胺、胺类、吲哚等;

③卤素及衍生物:臭气、卤代烃等;

④烃类: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等;

⑤含氧有机物:醇类、醛类、酮类、酯类、有机酸等。

我国对于污染排放标准颁布了分年限规定治理方案,对排放浓度值进行了规定,无组织排放源的用适当的设备进行分解处理。目前采取UV光氧催化设备、蓄热式热力焚化炉(RTO)、脉冲布袋除尘设备、双级环保智能排烟煤气防爆导流系统、高效低温等离子废气净化设备等多种设备对气体灰尘物进行除尘、除味处理。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各种除尘、除味设备比较简陋,除臭味、除尘效果有局限性,不能很好地达到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工业废气处理组合智能除尘除味设备,除尘、除臭味效果好,废气经过该除尘除味设备处理后可以很好地达到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工业废气处理组合智能除尘除味设备,包括沿前后方向依次连接的喷淋降温装置、低温等离子设备、UV光氧净化装置和排风机,喷淋降温装置前端的进风管道与废气排放管道连接,关键在于:所述的喷淋降温装置包括喷淋箱体、设置在喷淋箱体内底部的污水回收池、设置在污水回收池上方且轴线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旋转分筛网筒,进风管道的后端延伸到喷淋箱体内部且其后端的外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一组用来对旋转分筛网筒上的粉尘进行喷淋降解的喷淋阀,所有的喷淋阀借助输送泵与水源连接,旋转分筛网筒借助固定在喷淋箱体内的驱动电机具有旋转自由度,旋转分筛网筒的后端连接有与其形成转动配合的出风管道,出风管道与低温等离子设备连接。

所述的除尘除味设备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排风机的出口连接的烟囱,烟囱上设置有粉尘浓度传感器,粉尘浓度传感器的检测端延伸到烟囱内部,粉尘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设置在喷淋箱体上的仪表盘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永利,未经吴永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93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