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婴幼儿经足踝胫骨髓内固定针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196228.0 | 申请日: | 2019-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7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 发明(设计)人: | 梅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海波 |
| 主分类号: | A61B17/72 | 分类号: | A61B17/72;A61B17/9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部 髓内针 导针 本实用新型 六角扳手 内六角孔 管腔 外侧设置 尾部设置 中间设置 中心设置 内固定 外螺纹 针装置 婴幼儿 通孔 足踝 胫骨 骨髓 骨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婴幼儿经足踝胫骨髓内固定针装置,包括导针、髓内针以及六角扳手,髓内针呈管状,中间设置有内径大于导针直径的管腔,髓内针的尾部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固定部的内侧设置有内六角孔,内六角孔的内径大于管腔的内径;六角扳手的中心设置有内径大于导针直径的通孔。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固定骨折后的胫骨,安装便捷,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内固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婴幼儿经足踝胫骨髓内固定针装置。
背景技术
髓内棒技术,或称为髓内钉技术,是指将金属棒或钉放置在骨髓腔内而达到固定长骨骨折的一种内固定技术,其使用的金属棒即称之为髓内棒(如图所示)。最初的髓内棒是1916年Hey-Groves采用的金属棒固定,后由于各种并发症而放弃使用。1939年Kuntscher首次介绍髓内钉技术,创立了髓内夹板的生物力学原则。20世纪50年代,Kuntscher介绍了髓腔锉骨技术,使髓内钉能更准确地适合于骨干部的髓腔,从而改进了固定。Kuntscher的“卡销器”概念是近代内锁概念的先驱,扩大了髓内钉术的适应证。20世纪80年代初,Ender钉、Lottes钉等髓内固定已经被广泛用于各种长骨干骨折。随着锁定技术的日臻完善,髓内钉所具有的坚强内固定,应力遮挡小,远离骨折端复位,对骨折端血供破坏小的特点得于充分体现。现今,髓内钉包括带锁髓内钉是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重要方法。
但随着将该技术原理应用于小年龄儿童的特殊疾病,如成骨不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等,就出现了上述髓内棒不能解决的问题:由于这些疾病的特殊性,植入长骨内的髓内棒必须长期存留在长骨髓腔内,防止发生成角畸形和再骨折;但是由于儿童不断生长的缘故,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于整个骨骼长度变长、髓内棒相对变短且髓内棒尾端会逐渐远离干骺端,导致髓内棒尾端远侧骨质失去了髓内棒的保护作用,会逐渐出现局部变形、成角畸形,最后不可避免的发生髓内棒尾端交界处的骨折。目前临床中的可延长胫骨髓内棒,内芯远端容易移位。且内芯直径小,内芯不能很好的维持胫骨机械轴线和达不到很好的预防发生再骨折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婴幼儿经足踝胫骨髓内固定针装置,以解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婴幼儿经足踝胫骨髓内固定针装置,包括导针、髓内针以及六角扳手,所述髓内针呈管状,中间设置有内径大于导针直径的管腔,所述髓内针的尾部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外侧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部的内侧设置有内六角孔,所述内六角孔的内径大于管腔的内径;所述六角扳手的中心设置有内径大于导针直径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针为克氏针。
进一步的,所述六角扳手呈T形。
进一步的,所述导针直径为1.5~2mm,所述髓内针的主体部分外径为3.0~3.2mm,所述固定部的外径为6.0~6.mm,所述固定部的长度为2cm。
本实用新型的植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导针从跟骨、骨骺和骨骺穿入胫骨骨髓腔中,如图所示,导针的尾部有一小段踝露在跟骨外;
步骤二:从导针的尾端套入髓内针,然后沿着导针穿入胫骨骨髓腔中,直至固定部接触跟骨;使用六角扳手从导针尾端套入,然后插入内六角孔内,并将外螺纹旋入到跟骨内,直至固定部还剩下1cm未拧入跟骨内,此时固定部已经全部处于皮下;
步骤三:拨除导针后,即为最后植入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固定骨折后的胫骨,安装便捷,提高了手术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植入骨内的植入状态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植入骨内的植入状态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海波,未经梅海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62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