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针头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6145.1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顾志菊;李可欣;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14 |
代理公司: | 32224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文豪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头 针柄 针翼 本实用新型 有效解决 铰接 针帽 保护装置 分离结构 铰接结构 输液针头 输液管 输液器 回转 针槽 输液 护理 回收 暴露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输液针头保护装置,包括针柄,所述针柄顶部设有针头,所述针柄的一侧设有针翼,所述针头上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底部铰接在针翼,实现保护套旋转,所述保护套设有针槽;本实用新型将保护套铰接在针翼上,改变针帽与针头分离结构,有效解决针帽丢失的问题,其次,通过铰接结构将保护套从针头旋转到针柄后端的输液管上,不耽误输液工作,防止丢失,使用后再将保护套回转到针头上,回收输液器时,防止针头是暴露在外面,有效解决针头对病人或护理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液针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液针头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针头是常见的医学用器具,实际使用中,需要将输液针头与病人血液接触,因此为了避免病菌传感,输液针头均为一次性用品。
在一次性输液针头高频率的使用情况下,医院每天需要处理几千只用后的输液针头,在收集处理时,锋利的针头容易扎伤医护人员,严重的会感染传染疾病。一次性输液针头出厂均带有一个透明的针帽,针帽与输液器是分离的,医护人员在使用时,会直接丢弃针帽,当输液以后,处理针头时,针头是直接暴露在外面,进而容易对病人或护理人员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一次性输液针的针帽与针头分离,使用后,容易对病人或护理人员造成伤害等问题,提出一种输液针头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输液针头保护装置,包括针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顶部设有针头,所述针柄的两侧设有针翼,所述针头上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底部铰接在一侧针翼,实现保护套旋转,所述保护套设有针槽,所述针柄上设有凸起,所述保护套上对应设有限位孔,保护套旋转限位孔卡在凸起顶部实现限位固定。
进一步的,保护套底部设有转轴支座,转轴支座与针翼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为圆柱状或方形状,设有顶部,侧面开口为针槽。
进一步的,所述针柄下方连接输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一侧为针槽,或保护套两侧贯通。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采用硬质塑料材料。
进一步的,保护套的直径略大于针柄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设有活动柄,便于手持旋转。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保护套铰接在针翼上,改变针帽与针头分离结构,有效解决针帽丢失的问题,其次,通过铰接结构将保护套从针头旋转到针柄后端的输液管上,不耽误输液工作,防止丢失,使用后再将保护套回转到针头上,回收输液器时,防止针头是暴露在外面,有效解决针头对病人或护理人员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柄移动保护套,使得手更好的远离针头,防止戳伤,针柄与保护套之间通过凸起与限位孔的配合,起到固定限位,防止保护套旋转移动角度过大,防止保护套脱离。
附图说明
图1是保护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图1右视结构图。
图3是图2左视结构图。
图4是使用状态图。
图5是旋转到末端使用状态图。
图6是保护套结构图。
1、针翼,2、针柄,3、针头,4、保护套,5、销轴,6、转轴支座,7、针槽,8、输液管,9、限位孔,10、凸起,11、活动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61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