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纹辅助送入型扩宫颈器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6122.0 | 申请日: | 2019-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0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芶飞飞;方堃;胡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32 | 分类号: | A61B1/32;A61M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 辅助 送入 宫颈 器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纹辅助送入型扩宫颈器械,包括用于医护人员手持的外筒、至少一个扩张杆和盖体,扩张杆的两端分别与盖体内壁和外筒外壁活动连接,盖体外壁上按照滚动连接的方式设置有用于润滑宫颈的至少一个转动体,其中,在扩张杆因受到外力作用而朝向远离外筒外壁的方向转动的情况下,转动体能够按照扩张杆与盖体之间的夹角增大的方式相对盖体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纹辅助送入型扩宫颈器械,通过设置相互配合连接的盖体、转动体以及扩张杆,无论是在扩张宫颈时还是收拢扩张杆时,都能够有效地隔开易陷入扩张杆之间的间隙与松弛的宫颈内壁皮肤,同时带动转动体相对转动施加润滑剂进一步辅助盖体的与宫颈内壁之间的滑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螺纹辅助送入型扩宫颈器械。
背景技术
宫颈扩张手术是辅助检查以及治疗妇科炎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宫颈扩张手术主要针对宫颈健康进行检查以及治疗。手术首先需要用内窥器打开阴道,充分暴露宫颈,然后用扩宫棒或者药物,致使宫颈张开以方便宫腔的操作,有效排出宫腔内的异物后,此时再进行人工手术。这种方式作为比较常见的妇科检查手段,在手术过程中患者也会出现较为不舒服的现象。在接受宫颈扩张手术以后,如果检查发现宫颈出了问题,那么需要及时接受治疗而不能忽视。
目前在妇科检查和妇科手术中,经常需要使用不同型号不同直径的宫颈扩张器依次对患者宫颈进行扩张,直至使得宫颈扩张至所需直径,该过程中通常需要更换4~5中不同型号的宫颈扩张器,极大地增加了手术医师的工作强度。目前一般使用扩张钳或扩张棒进行手术,操作比较麻烦,比较依赖医生的经验,不仅为医务工作带来不便,而且这种手术过程时间长,对于患者来说,因多次磨擦易对宫颈粘膜造成较大的损伤,术后如恢复不适当还易造成宫颈管粘连,若扩宫过程中用力不当,很可能造成子宫穿孔,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7440750A)公开了一种新型妇产科用宫颈扩张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右端固定有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侧面安装有控制开关,本新型妇产科用宫颈扩张装置,结构简单,小巧方便,通过扩张板的分离实现宫颈的扩张,调节范围大,适用于不同情况下的宫颈扩张手术,扩张板径向移动能对宫颈进行全方位的支撑,一次放置即可调节成型,避免现有扩张钳的反复转动调节,效率更高,具有弹性的连接带与扩张板构成倾斜的外围线,方便滑杆和扩张板的放置,通过螺杆和两个螺母的配合实现扩张板的分离,运行稳定,调节方便,避免施力不均匀增加患者的痛苦,使用方便,适合妇产科的宫颈扩张手术。
然而由于该专利提供的妇产科用宫颈扩张装置,是通过扩张板彼此之间的分离实现宫颈的扩张使得深处部位能够暴露出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支撑一段时间以便于进行后续手术操作,这段时间的持续扩张同样使得宫颈处皮肤在外力作用下被伸展扩张,使得在逐渐收拢扩张板时宫颈处皮肤松弛而易陷入扩张板之间的间隙内,导致宫颈处皮肤被挤夹损伤而对患处造成二次伤害。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严重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螺纹辅助送入型扩宫颈器械,包括用于医护人员手持的外筒、至少一个扩张杆和盖体,所述扩张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体内壁和所述外筒外壁活动连接,所述盖体外壁上按照滚动连接的方式设置有用于润滑宫颈的至少一个转动体,其中,在所述扩张杆因受到外力作用而朝向远离所述外筒外壁的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转动体能够按照所述扩张杆与所述盖体之间的夹角增大的方式相对所述盖体转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体的形状由具有两个连接轴的球体限定,所述两个连接轴按照各自的延长线相交于所述球体的重心的方式设于所述球体外表面。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盖体上与所述外筒的第一方向平行的纵截面中观察,所述球体的重心不位于形状由圆弧穹顶限定的盖体的穹顶中心处,并且所述转动体能够按照所述连接轴的纵向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盖体沿所述连接轴的周向方向转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外筒的纵向延伸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未经贵州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6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通气装置的防胀气奶瓶
- 下一篇:一种远程通信的工业机器人示教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