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设备的供电电源监控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0712.2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6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阮登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阮登兰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G01R1/30;G01R31/396;G01R31/3835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三极管 电阻 监控电路 供电电源 单个电池 本实用新型 电气设备 减小 电路元器件 发射极接地 开关管控制 控制信号端 运算放大器 电路结构 电路响应 电压检测 基极连接 实时监控 检测线 开关管 漏电流 功耗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的供电电源监控电路,包括:待测电池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四电阻、运算放大器、第六电阻、第三三极管、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待测电池组为多个单个电池构成的电池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控制信号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电源监控电路,实现对供电电源中电池组内单个电池电压的实时监控,保证电池组内单个电池的性能一致,且电路结构简单,电路元器件少,采用三极管作为开关管,电路响应速度快,电压检测效率高,且三极管作为开关管控制监控电路的开启与关闭,减小了检测线漏电流对电池组一致性的影响,同时减小了监控电路的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设备的供电电源监控电路。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Electrical Equipment)是在电力系统中对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等设备的统称,电气设备包括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电池由于其在应用过程中具有方便快捷、可循环利用等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户外使用的某些电气设备通常采用电池进行供电,为了获得大功率、大容量,需要将单体电池以串并联方式组成电池组。
为了确保电气设备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实时对供电电源的电池组进行统一监控,其中一个监控环节就是对电池组中各个单体电池电压的监控,需要实时采集各个单体电池的电压值,对各个单体电池的性能进行判断,保持电池组内单个电池的性能一致;现有对电池组内单个电池电压的监控电路结构复杂,电路元器件多,电路搭建程序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设备的供电电源监控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气设备的供电电源监控电路,包括:待测电池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四电阻、运算放大器、第六电阻、第三三极管、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所述待测电池组为多个单个电池构成的电池组,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控制信号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n+2个单个电池电压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基极之间分别并联连接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运算放大器的正电压端,运算放大器的负电压端连接第n个单个电池电压端,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第n+1个单个电池电压端,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八电阻接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阻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为第n+2个单个电池的待测电压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之间还连接有第三电阻。
优选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电压端还通过电容接地。
优选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电压端与第n个单个电池电压端之间还串联连接有第五电阻。
优选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芯片型号为LM32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电源监控电路,实现对供电电源中电池组内单个电池电压的实时监控,保证电池组内单个电池的性能一致,且电路结构简单,电路元器件少,采用三极管作为开关管,电路响应速度快,电压检测效率高,且三极管作为开关管控制监控电路的开启与关闭,减小了检测线漏电流对电池组一致性的影响,同时减小了监控电路的功耗 。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气设备的供电电源监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阮登兰,未经阮登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07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