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4G/北斗灾害预警及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6392.3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7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堂;张丽仁;刘振宇;张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市创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G08B25/08;G08B25/10;H04H20/59;H02J7/35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张旭存 |
地址: | 121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北斗 北斗通信 接收终端 通信接口 报警 功放 电瓶 太阳能电池板 监测系统 预警信息 灾害预警 控制板 太阳能 扬声器 灾害预警信息 发送 扬声器连接 电源模块 发送终端 监测设备 接口连接 稳定传输 线路板 控制箱 输入端 天线座 播报 杆体 | ||
一种太阳能4G/北斗灾害预警及监测系统,包括设在杆体上的控制箱、扬声器、太阳能电池板及北斗接收终端,在控制箱内设有电瓶、功放和控制板,电瓶输入端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功放与扬声器连接;控制板包括设在线路板上的MCU、北斗通信接口、4G模块、GSM/GPRS天线座、SIM卡座、TTS语音转换模块、电源模块和报警通信接口;北斗接收终端与北斗通信接口连接,并通过北斗通信接口与MCU通信连接;TTS语音转换模块与MCU和报警通信接口连接,并通过报警通信接口与功放连接。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接收通过GSM/GPRS网络发送的预警信息,而且通过北斗接收终端能够接收通过北斗发送终端发送的预警信息,能够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及时稳定传输和播报,监测设备丢失并及时报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4G/北斗灾害预警及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利国土气象等领域灾害预警接收,大部分采用的是无线GSM/GPRS传输方式,无线GSM/GPRS主要依靠移动网络及SIM卡传输,如果在野外山区没有移动信号就收不到预警信息,而且采用太阳能供电设备容易丢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及时稳定安全传输和播报,并可有效监测设备丢失并及时报警的太阳能4G/北斗灾害预警及监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太阳能4G/北斗灾害预警及监测系统,包括设在杆体上的控制箱、扬声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是:在杆体上还设有北斗接收终端,在控制箱内设有电瓶、功放和控制板,电瓶输入端通过充电控制器与太阳能电池板连接,功放的信号输出端与扬声器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板包括线路板,在线路板上设有MCU、北斗通信接口、4G模块、GSM/GPRS天线座、SIM卡座、TTS语音转换模块、电源模块和报警通信接口;
所述北斗接收终端与北斗通信接口通过导线连接,并通过北斗通信接口与MCU的第一I/O接口通过线路板上内置的线路通信连接,用于接收通过北斗发送终端发送的预警信息;
所述SIM卡座用于插装SIM卡,并通过4G模块与MCU的第二I/O接口通过线路板上内置的线路通信连接,用于识别该系统的用户身份;
所述GSM/GPRS天线座上安装有天线,用于接收通过GSM/GPRS网络发送的预警信息;
所述TTS语音转换模块的输入端通过设在线路板上的板载插口与MCU的第三I/O接口数据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数据转为语音信号;所述TTS语音转换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线路板上内置的线路与报警通信接口连接,并通过报警通信接口与功放连接,用于输出报警信息;
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设在线路板上的电源接口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MCU、北斗通信接口和4G模块电联接,用于为MCU、北斗接收终端和4G模块提供工作电源。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MCU采用STM32F103RET6。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电源模块为三个且分别为24V电源模块、4.2V电源模块和3.3V电源模块,4.2V电源模块与4G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电联接,3.3V电源模块与MCU的电源输入端电联接;24V电源模块与北斗通信接口电联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4G模块采用EC20-CE。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北斗接收终端采用GNB2A12型北斗数传一体机。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线路板上还设有报警芯片,报警芯片的控制输入端与MCU通过线路板上内置的线路连接,报警芯片的输出端通过报警通信接口与功放连接,用于发出报警声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市创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锦州市创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6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