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钢筋弯箍机的联轴式手动角度变换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5501.X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24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冯广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广建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华均 |
地址: | 529799 广东省江门市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弯箍机 角度变换杆 角度变换 联轴 本实用新型 角度弯折 转把 转动 双向动力装置 复位控制 钢筋弯折 控制要求 手动操控 行程撞块 传动件 弯箍机 操控 正向 伸出 应用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应用于钢筋弯箍机的联轴式手动角度变换控制机构,包括若干行程撞块、角度变换杆、复位控制杆和若干传动件,所述角度变换杆设置有伸出在弯箍机外的换角转把,便于手动操控。采用上述联轴式手动角度变换控制机构的钢筋弯箍机,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转动操控换角转把转动角度变换杆,对双向动力装置的行程进行控制,从而变换钢筋弯折的角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联轴式手动角度变换控制机构,可满足钢筋弯箍机正向双角度弯折以及反向双角度弯折的控制要求,结构简单,且容易操作,满足生产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钢筋弯箍机的联轴式手动角度变换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钢筋弯曲成型机用于弯折钢筋,其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用于制作建筑用的钢筋箍。钢筋弯曲成型机是利用转盘、中心销轴和旋转销轴组成的弯折机构对钢筋进行弯折,其中转盘由动力装置带动转动,旋转销轴固定在转盘上随转盘转动,转盘和旋转销轴绕中心销轴转动,利用旋转销轴转动产生的力矩把放置在旋转销轴和中心销轴之间的钢筋弯折。
现有的钢筋弯曲成型机一般只设置一个弯折机构,可对钢筋进行一种或两种角度的弯折,当要把钢筋弯折成箍时,需要进行五次弯折,且其中既有正向的弯折,也有反向的弯折,弯折过程中需要多次取下钢筋调整其位置,操作繁杂,降低效率,且无法对钢筋箍的边长进行定长弯折,只能依靠操作者的经验来控制弯折的钢筋箍的边长,对操作者的要求高,产生的误差大。针对现有的钢筋弯曲成型机进行弯箍时操作繁琐的情况,申请人研发了一种连体双向液压钢筋弯箍机,并在2017年11月24日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1189809.3),连体双向液压钢筋弯箍机利用两个并排设置的弯折机构,一个对钢筋进行正向弯折,一个对钢筋进行反向弯折,使钢筋的弯箍过程顺利进行,无需频繁取下钢筋调整位置,降低工作量,有效提高效率。此外,申请人还针对现有钢筋弯曲成型机无法进行定长弯折的情况,研发了一种液压弯箍机的避让式自动定尺机构,并在2017年11月24日申报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721600350.7),通过自动定尺机构,可设定钢筋箍的边长,根据设定的边长进行弯折,减少工作操作误差,提高钢筋箍的品质。
上述连体双向液压钢筋弯箍机需设置两个弯折机构,分别用两个动力装置进行驱动,使液压控制系统更加复杂。为了简化设备,申请人特研发一种设置有双向弯折机构的双向钢筋弯箍机,减少弯折机构的数目。但上述钢筋弯箍机需要分别对钢筋进行正向和反向的多角度弯折,故需要一个配合度高且容易操作的角度变换控制机构相配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应用于钢筋弯箍机的联轴式手动角度变换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主要是:
应用于钢筋弯箍机的联轴式手动角度变换控制机构,所述钢筋弯箍机上设置有双向动力装置、控制阀和控制脚踏,所述控制阀上设置有换向触发阀芯和开关触发阀芯,所述联轴式角度变换控制机构包括:
行程撞块,所述行程撞块包括依次设置在双向动力装置上的正向行程复位撞块、正向大角度撞块、反向大角度撞块和反向行程复位撞块;
换向传动件,所述正向大角度撞块和换向触发阀芯之间、反向大角度撞块和换向触发阀芯之间分别设置有换向传动件;
角度变换杆,所述角度变换杆沿双向动力装置的行程方向可转动设置在弯箍机上,且角度变换杆设置有伸出在弯箍机外的换角转把,所述角度变换杆上设置有正向小角度撞块和/或反向小角度撞块,所述角度变换杆通过换角转把控制旋转使小角度撞块放下或收起,小角度撞块放下时位于大角度撞块和换向传动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广建,未经冯广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55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