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开锁方式的智能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0284.5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7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丁梅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未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邓文武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门锁 指纹输入模块 门铃按钮 远程开锁 安装槽 压块 按压 主体外部 本实用新型 焊接固定 门铃响起 上下两侧 主体内部 门铃 伸缩杆 嵌接 有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远程开锁方式的智能门锁,智能门锁主体前端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中嵌接有指纹输入模块,指纹输入模块后端中部焊接固定有压块,且安装槽内部位于压块后端设置有门铃按钮,门铃按钮后端与智能门锁主体固定连接,且指纹输入模块后端位于压块上下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通过将门铃按钮安装在智能门锁主体内部,减少了智能门锁主体外部需要安装的构件,从而使得智能门锁主体外部更加简约,在需要按响门铃时,通过按压指纹输入模块,利用指纹输入模块推动压块按压门铃按钮,从而使门铃响起,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该种远程开锁方式的智能门锁,解决了智能门锁上的构件过多,看上去不够简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远程开锁方式的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智能门锁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智能门锁是具有安全性,便利性,先进技术的复合型锁具,在以下场所应用较多:银行,政府部门(注重安全性),以及酒店,学校宿舍,居民小区,别墅,宾馆(注重方便管理)。
现有的智能门锁,大都会在门锁上安装门铃、门铃门铃按钮和指纹输入器,而门铃门铃按钮和指纹输入器又是分开安装设置的,进而导致智能门锁上的构件过多,看上去不够简洁,设计不够美观,且装置上的按键裸露在外,儿童经过时,通常会在上面乱按,容易使得装置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开锁方式的智能门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智能门锁上的构件过多,看上去不够简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程开锁方式的智能门锁,包括智能门锁主体,所述智能门锁主体前端开有安装槽,且安装槽中嵌接有指纹输入模块,所述指纹输入模块后端中部焊接固定有压块,且安装槽内部位于压块后端设置有门铃按钮,所述门铃按钮后端与智能门锁主体固定连接,且指纹输入模块后端位于压块上下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内杆和外管,且外管内部开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块,且内杆位于外管内侧,所述内杆伸进外管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且内杆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外管固定连接,所述内杆前端与指纹输入模块后端固定连接,且外管后端与智能门锁主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智能门锁主体后端通过电缆电性连接有门铃;所述智能门锁主体前端位于指纹输入模块上侧处通过电缆电性连接有数字键盘,且智能门锁主体上端铰接有盖板,且盖板中部开有凹槽,所述盖板前端上侧嵌接有磁条一,且智能门锁主体前端对应磁条一处嵌接有磁条二,所述盖板左右两端均固定有与其为一体的固定块。
进一步优点,所述智能门锁主体通过其内部的无线通信模块与远程控制系统信号连接,且智能门锁主体通过电缆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点,所述压块与门铃按钮相接触。
进一步优点,所述指纹输入模块通过伸缩杆与智能门锁主体弹性连接,且指纹输入模块通过电缆与智能门锁主体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点,所述门铃按钮通过电缆与门铃电性连接。
进一步优点,所述磁条二位于指纹输入模块下端。
进一步优点,所述盖板与智能门锁主体闭合时指纹输入模块和数字键盘位于凹槽内。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远程开锁方式的智能门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未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未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0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