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8052.6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9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胡承杰;李斌;张晓铁;卢翼天;茅忠群;诸永定;施旭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B03C3/15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王莹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油烟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风机模块,风机模块包括有风机,风机模块的后端设置有静电净化模块,静电净化模块包括有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极板,极板包括具有不同极性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第一极板上连接有极丝,风机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与极板所在的平面相垂直。本实用新型中的吸油烟机将静电净化装置设置在风机模块的后端,大大提高了吸油烟机对油烟中油脂的分离度,减少了油污的排放量,过滤效率高且风量损失小。另外风机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与极板所在的平面相垂直,能够使得风能减少冲击损失,能够避免出现风阻大的情况,提高了油烟的排放量,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油烟对室内外环境产生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家用厨房都普遍应用有吸油烟机油烟净化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当家用抽油烟机工作时,其内部的转动装置在电机作用下带动油烟气体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油烟气体中的较大油珠被甩到转动装置四周的壁面上,然后经导流槽汇集到集油盒中以便进行定期处理,同时未经离心力除掉部分油珠的油烟气体继续经烟道排放到室外。因此,家用抽油烟机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分离出了较大颗粒的油珠,排放出来的油烟气体中仍含有细雾油和烟。
现有技术中采用过滤网对油烟进行过滤,但是如果需要使得油脂的分离度达到98%,过滤网通常需要采用多层海绵或者多层纤维式过滤网,如此则会造成风阻高的情况,不利于油烟排放,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油脂分离度高且风阻小的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风机模块,所述风机模块包括有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模块的后端设置有静电净化模块,所述静电净化模块包括有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极板,所述极板包括具有不同极性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所述第一极板上连接有极丝,所述风机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与极板所在的平面相垂直。
为了提高净化效率,所述风机模块包括沿油烟排放方向设置的第一风机系统和第二风机系统,所述第二风机系统设置在第一风机系统的后端,所述第二风机系统的入口与第一风机系统的出口相连接,所述静电净化模块设置在第二风机系统的后端。
为了不增加吸油烟机的体积,方便吸油烟机进行安装,还包括连接在机壳上的出风罩,所述出风罩与风机模块的出口相连通,所述静电净化模块设置在出风罩内。
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阻,所述静电净化模块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板,所述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连接在两个支撑板之间,并且所述第一极板的下端部横跨设置有缺口区,所述极丝横跨设置在所述缺口区。
为了在小安装空间内增加极板间的爬电距离,每个支撑板上包括用于卡接第一极板的第一支撑部和用于卡接第二极板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第一支撑部的外周,并且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具有间隙,第一支撑部沿极板排列方向的两端中部与第二支撑部相连接。
为了减少极板与支撑架之间的爬电位置,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极板的中部向外延伸设置有能卡接在第一卡槽内的第一卡脚;
所述第二支撑部内侧壁的上下边缘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极板的上下两端向外延伸设置有能对应卡接在第二卡槽内的第二卡脚。
为了方便进行通电,还包括电连接组件,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用于电连接各第一极板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电连接各第二极板的第二连接件。
为了避免用于通电的连接件占用极板的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中部沿第一极板的排列方向设置有条形孔,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条形孔内,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具有能抵在各第一极板上的第一触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8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