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条状塑料中间体水雾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7585.2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8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雕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石化学(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885 | 分类号: | B29C48/885;B29B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通途佳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7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槽 热气管道 冷凝管道 水雾冷却装置 水雾发生器 条状塑料 循环管道 吸收盘 支撑辊 本实用新型 热回收系统 降温冷却 冷却装置 一端连接 冷凝片 水雾 用水量 悬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条状塑料中间体水雾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槽和循环管道;所述冷却槽内设置有多个支撑辊和多个水雾发生器;所述循环管道包括吸收盘、热气管道;所述热气管道上还设置有冷凝管道;所述热气管道接入热回收系统;所述冷凝管道另一端连接于冷却槽;所述冷却槽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支撑辊两端安装在冷却槽两侧;所述水雾发生器安装在冷却槽底部;所述吸收盘悬挂在冷却槽上部;热气管道内与冷凝管道相连处设置有冷凝片。利用水雾对产品进行降温冷却,减少用水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条状塑料中间体水雾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改性塑料是在普通塑料原料中添加改性材料后重新加工得到的具有新的化学性质的塑料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合均匀的塑料原料和改性材料进行螺杆塑化并挤出成条形,接着对条形中间体进行降温冷却后风干、切粒、过筛、过磁、搅拌后打包入库。其中目前常用的降温冷却方法是将条状中间体通如水槽中,利用冷水进行降温冷却,该方法对水质要求高,且用水量大,条状中间体的热量得不到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条状塑料中间体水雾冷却装置,利用水雾对条状塑料中间体进行降温冷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条状塑料中间体水雾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槽和循环管道;所述冷却槽内设置有多个支撑辊和多个水雾发生器;所述循环管道包括吸收盘、热气管道;所述热气管道上还设置有冷凝管道;所述热气管道接入热回收系统;所述冷凝管道另一端连接于冷却槽。所述水雾发生器将水转化成水雾,通过水雾对条形中间体降温冷;所述支撑辊起到支撑条状中间体的作用,避免条状中间体直接接触水;所述循环管道将水雾和条状中间体的热量吸收值其中。
进一步的是:所述冷却槽截面为U型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支撑辊两端安装在冷却槽两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水雾发生器安装在冷却槽底部。冷却槽中准备适量纯净水,水雾发生器将水转化为水雾对条状中间体进行降温冷却,水雾发生器安装在冷却槽底部,水雾向上运动,可以提高水雾与条状中间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冷却效率。
进一步的是:所述吸收盘悬挂在冷却槽上部。吸收盘挂在冷却槽上部刚好可以将冷却槽中的水雾吸入循环管道中,减少了热量和水雾的散发。
进一步的是:热气管道内与冷凝管道相连处设置有冷凝片。所述冷凝片将热气中的水雾冷凝成水后导入冷凝管道中,冷凝管道将水重新导入冷却槽中供水雾发生器使用,减少了热气管道中的水汽含量,又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条状塑料中间体水雾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槽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100、冷却槽;110、支撑辊;120、水雾发生器;200、循环管道;210、吸收盘;220、热气管道;221、冷凝片;230、冷凝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条状塑料中间体水雾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槽100和循环管道200;所述冷却槽100内设置有多个支撑辊110和多个水雾发生器120;所述循环管道200包括吸收盘210、热气管道220;所述热气管道220上还设置有冷凝管道230;所述热气管道220接入热回收系统;所述冷凝管道230另一端连接于冷却槽100。所述热气管道220外层需要包覆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流失;
在上述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冷却槽100截面为U型结构。所述冷却槽100的截面还可以为V型结构或者半圆形结构;采用U型结构,方便在底部安装水雾发生器120,因此本实例中的冷却槽100采用U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石化学(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聚石化学(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75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