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补偿对中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7442.1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1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吕建华;张琦;乔华;王永波;朱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3/02 | 分类号: | F16D3/02 |
代理公司: | 33256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槽 传动块 连接轴 右接头 左垫片 左接头 垫片 接触位置 径向转动 连接装置 弧形面 容置 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 相对安装 可补偿 外端面 锁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公开一种可补偿对中的连接装置,包括用于与连接轴连接的左接头和右接头,左接头和右接头之间安装有传动块;还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左垫片和右垫片,左接头设有限制左垫片径向转动的左限位槽,右接头设有限制右垫片径向转动的右限位槽,传动块设在左垫片和右垫片之间,传动块一端容置在左限位槽内,其另一端容置在右限位槽内,传动块外端面与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连接处的面为弧形面。本连接装置的传动块与限位槽接触位置为弧形面,人们只要通过调整连接轴与接头之间的锁紧度就能够调节传动块与限位槽之间的接触位置,从而实现两个相对安装的连接轴对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补偿对中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装置主要应用于轴类扭矩控制疲劳试验,试验时,轴仅承受扭矩而不承受轴向力,其中连接装置是保证系统轴系对中的关键部件。该试验由液压扭转缸提供动力,需通过合适的方式将扭转缸和外接轴连接起来,现有设备上的连接多是采用刚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没有对中补偿功能。由于零件具有加工误差,且安装时有安装误差,使得实际轴系的轴线并不重合,刚性安装后导致扭转缸的轴承受了一定的弯矩,导致轴与扭转缸壳体接触的部位严重磨损,发现大量设备的扭转缸因此而报废,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现有的连接装置中都不具有对中补偿的功能,如申请号:201320027992.8,专利名称:种联轴器组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连接装置不能补偿的缺点,提供一种可补偿对中的连接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可补偿对中的连接装置,包括用于与连接轴连接的左接头和右接头,左接头和右接头之间安装有传动块;还包括弹性材料制成的左垫片和右垫片,左接头设有限制左垫片径向转动的左限位槽,右接头设有限制右垫片径向转动的右限位槽,传动块设在左垫片和右垫片之间,传动块一端容置在左限位槽内,其另一端容置在右限位槽内,传动块外端面与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连接处的面为弧形面。左接头和右接头会分别安装一个连接轴,由于加工的误差,两个连接轴容易发生错位,从而影响连接轴传动效率,本连接装置的传动块与限位槽接触位置为弧形面,人们只要通过调整连接轴与接头之间的锁紧度就能够调节传动块与限位槽之间的接触位置,从而实现两个相对安装的连接轴对中。
作为优选,左垫片一侧面固定有第一凸块,右垫片一侧面固定有第二凸块,传动块两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第一凸块与第一限位孔卡合连接,第二凸块与第二限位孔卡合连接。左垫片和右垫片分别通过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与传动块卡合连接,三者之间定位精确,固定牢靠。
作为优选,左垫片、右垫片和传动块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左接头与左垫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右接头与右垫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左垫片、右垫片和传动块三者之间连接牢靠。
作为优选,左垫片、右垫片和传动块外形都为星形。
作为优选,左接头设有一个用于安装连接轴的第一通孔,左接头沿着轴向方向设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与第一通孔连通,左接头上还设有与第一间隙连通的第一螺纹孔,第一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一螺纹孔的中轴线相互垂直,第一螺纹孔内安装有用于锁紧第一间隙的第一螺栓。第一间隙使得不同直径连接轴都能够安装在左接头上,左接头实用效果强,第一螺栓用于紧固连接轴与左接头。
作为优选,左限位槽与第一通孔连通。
作为优选,右接头设有一个用于安装连接轴的第二通孔,右接头沿着轴向方向设有第二间隙,第二间隙与第二通孔连通,右接头上还设有与第二间隙连通的第二螺纹孔,第二通孔的中轴线与第二螺纹孔的中轴线相互垂直,第二螺纹孔内安装有用于锁紧第二间隙的第二螺栓。第二间隙使得不同直径连接轴都能够安装在右接头上,右接头实用效果强,第二螺栓用于紧固连接轴与右接头。
作为优选,右限位槽与第二通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7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