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黑水虻虫料分离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6044.8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9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陶宗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恩赛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9/00 | 分类号: | B07B9/00;B07B1/04;B07B1/28;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虫料 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连接弹簧 支撑杆件 黑水虻 筛板 黑水虻幼虫 底部倾斜 额外加热 分离效果 分离效率 上部开口 依次设置 食料 吊装 能耗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黑水虻虫料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上部开口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底部设置有第一筛板,所述第三箱体底部倾斜且设置有第二筛板,所述第三箱体和第二箱体通过支撑杆件吊装固定,所述第二箱体与支撑杆件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弹簧连接,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虫料分离一体化装置无需额外加热,使得黑水虻幼虫和食料之间容易地分离开来,有效节约能耗,提高虫料分离效率,分离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水虻虫料分离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
黑水虻幼虫的养殖方法一般是在养殖盘中铺上一定厚度的食料,然后将刚孵化的黑水虻幼虫接入到食料中。黑水虻幼虫的取食速度非常快,生长迅速,生长到7-9日龄时,通常采用筛分的方法将黑水虻幼虫与残余食料进行分离,即在黑水虻取食后期食物残余比较干燥的时期,将黑水虻幼虫与残余食料一起收集起来,根据黑水虻幼虫和残余食料颗粒大小选择适宜的筛目,通过分离过大或过小的食物块,能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黑水虻幼虫。分离出来的黑水虻幼虫通过鼓风干燥设备或其他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得到黑水虻干虫,以备后续使用。
目前,黑水虻的幼虫的分离大多采用人手工分离,但手工分离耗时耗力,难以在工业化生产上应用,黑水虻幼虫也有少数采用加热方式驱使幼虫逃离来筛分,消耗能源且如果控温不当可能使幼虫逃离不充分造成损失,分离条件较为苛刻,操作难度较大。并且,在筛分后需要靠人工将黑水虻幼虫转运至干燥装置中干燥,工人的工作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手工分离耗时耗力,难以在工业化生产上应用,采用加热方式驱使幼虫逃离来筛分,消耗能源且如果控温不当可能使幼虫逃离不充分造成损失,分离条件较为苛刻,操作难度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黑水虻虫料分离一体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黑水虻虫料分离一体化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上部开口的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底部倾斜且设置有第一筛板,所述第三箱体底部设置有第二筛板,所述第三箱体和第二箱体通过支撑杆件吊装固定,所述第二箱体与支撑杆件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弹簧连接,所述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位于同一方向的一个侧面均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分别与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通过滑槽结构活动连接,以使所述活动板可抽拉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箱体上的活动板设置在倾斜底部的倾斜方向的下方。
进一步地,支撑杆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三个未设置活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建筑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箱体上方安装有补光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箱体连接有振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筛板的筛孔小于第二筛板的筛孔,所述第一筛板的筛孔小于黑水虻幼虫的尺寸,所述第二筛板的筛孔大于黑水虻幼虫的尺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弹簧设置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的四角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箱体外略低于所述第一筛板位置设置有运输带,且所述运输带与所述第二箱体不接触,所述运输带末端设置有烘干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运输带为套设在电机驱动的传送轮上的运输皮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恩赛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恩赛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60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