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耳优化的柔性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5276.1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1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俞炎;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柔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 外包装膜 电极组装体 弯折部 柔性电池 本实用新型 长度抵消 长度延伸 电极组装 多处弯折 相对位移 引出位置 包覆 密封 断裂 优化 预留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耳优化的柔性电池,所述柔性电池包括极耳、电极组装体和外包装膜,所述电极组装体包覆于所述外包装膜内,所述极耳一端与所述电极组装体连接且所述极耳由所述外包装膜引出,所述外包装膜于所述极耳引出位置密封,所述极耳连接所述电极组装体的一端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沿所述极耳的长度延伸方向具有多处弯折,且所述弯折部均位于所述外包装膜内,所述外包装膜与所述弯折部顶部的间隙大于所述外包装膜与所述电极组装体间的间隙。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极耳与电极组装体相连的一端具有弯折部,使柔性电池弯曲时极耳部位有足够的预留长度抵消电极组装体内外径上发生的相对位移,避免极耳部位受到弯曲时的拉力发生断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优化的柔性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型电子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如智能头盔,智能运动鞋,折叠式手机,折叠式平板电脑等,这使得柔性电池的市场应用前景越来越大,但是受限于现有的锂电池在受到外力弯曲时,处于弯曲外径上集流体材料因半径差发生相对位移,这使得电池的极耳部位在反复弯曲时易发生断裂,导致电池充放电异常,基于上述问题,现有柔性电池趋向于轻薄化,以超薄的形态使弯曲时的弯曲内外径差减至最小,以此防止半径差造成的极耳断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极耳优化的柔性电池,极耳优化的柔性电池结构简单,在反复弯曲后能保持极耳不断裂,电池充放电性能正常。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极耳优化的柔性电池,包括极耳、电极组装体和外包装膜,所述电极组装体包覆于所述外包装膜内,所述极耳一端与所述电极组装体连接且所述极耳由所述外包装膜引出,所述外包装膜于所述极耳引出位置密封,所述极耳连接所述电极组装体的一端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沿所述极耳的长度延伸方向具有多处弯折,且所述弯折部均位于所述外包装膜内,所述外包装膜与所述弯折部顶部的间隙大于所述外包装膜与所述电极组装体间的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外包装膜具有极耳包覆部,所述极耳包覆部相对于所述电极组装体所对的外包装膜向外延伸。
作为优选,所述极耳包覆部向外延伸0.1mm~5mm。
作为优选,所述外包装膜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PP胶层、第二胶水层、金属层、第一胶水层和尼龙层。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组装体包括正极、隔膜层和负极,所述正极和负极间通过所述隔膜层相间隔。
作为优选,所述极耳的长度为1mm~20mm。
作为优选,所述极耳的厚度为0.1mm~10mm。
作为优选,所述弯折部为沿所述极耳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波浪形,且所述波浪形的波峰均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波浪形的波谷均位于同一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极耳与所述电极组装体相连的一端具有弯折部,使柔性电池弯曲时极耳部位有足够的预留长度抵消电极组装体内外径上发生的相对位移,避免极耳部位受到弯曲时的拉力发生断裂。
2、本实用新型使得与所述极耳相对的外包装膜相对与所述电极组装体相对的外包装膜向外延伸,在处于内部负压状态时,极耳区域对应的外包装膜仍能与极耳保持足够的间隙,使弯曲时的极耳有足够的空间发生相对位移,避免了负压时极耳相互紧密贴合,发生相对位移时阻力过大造成极耳断裂。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电池,优化了弯曲时的弯曲半径差造成的极耳断裂问题,在厚度设计上相对超薄柔性电池有更大的设计空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柔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柔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52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电池及其集流组件
- 下一篇:一种电池顶盖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