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抑制振动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4878.5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9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30 | 分类号: | F16F9/30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切钢板 控制装置 抑制振动 底部连接板 阻尼介质 边界层分离现象 本实用新型 摩擦阻力 振动能量 滑动 格栅状 底端 格栅 耗散 填充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抑制振动的控制装置,包括顶板、箱体、剪切钢板、底部连接板和支座,若干所述剪切钢板设置于箱体内,顶端伸出箱体并固定在顶板上,底端固定于底部连接板上并可在箱体内滑动,所述支座固定在箱体底部,所述箱体内填充有黏滞阻尼介质,若干剪切钢板位于同一平面内,相邻两剪切钢板之间设有间距,使剪切钢板呈格栅状分布,使每一格栅在尾部形成的边界层分离现象进一步增加了内部剪切钢板与黏滞阻尼介质之间的摩擦阻力以及对振动能量的耗散能力,使该抑制振动的控制装置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抑制振动的控制装置,属于结构振动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结构振动的被动控制,是指外界不需要给被控结构提供能量,仅依靠被控结构自身附加的特殊装置耗散外界传递到结构上的振动能量,以减少外界振动激励对被控结构影响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格栅式抑制振动的控制装置,抑振性能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抑制振动的控制装置,包括顶板、箱体、剪切钢板、底部连接板和支座,若干所述剪切钢板设置于箱体内并与箱体滑动连接,顶端伸出箱体并固定在顶板上,底端固定于底部连接板上,底部连接板设置于箱体内,并与箱体滑动连接,所述支座固定在箱体底部,所述箱体内填充有黏滞阻尼介质,若干剪切钢板位于同一平面内,相邻两剪切钢板之间设有间距。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为:相邻两剪切钢板之间间距为40mm。
所述剪切钢板设有一层或两层。
所述底部连接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剪切钢板在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剪切钢板通过螺钉穿接第一、第二通孔后螺接螺母固定在底部连接板上。
若干剪切钢板设置于同一底部连接板上。
所述底部连接板设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剪切钢板两侧,底部连接板一端与剪切钢板连接,另一端与箱体侧壁滑动连接。
所述顶板底部设有顶部连接板,所述顶部连接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剪切钢板在对应位置设有第四通孔,剪切钢板通过螺钉穿接第三、第四通孔后螺接螺母固定在顶部连接板上。
若干剪切钢板设置于同一顶部连接板上。
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两侧设有密封垫,所述剪切钢板与两密封垫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若干剪切钢板之间设有间距,形成格栅式的排列布置形式,在不减小剪切面积且不增加控制装置体积的情况下,每一格栅在尾部形成的边界层分离现象进一步增加了内部剪切钢板与黏滞阻尼介质之间的摩擦阻力以及对振动能量的耗散能力,使该抑制振动的控制装置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提升。
2. 将内部剪切钢板分割为格栅式后,将每一片格栅中的剪切板底部连接在箱体底部的连接板上,这样保证了各片剪切钢板的共同工作性能,提高了剪切钢板的纵向刚度,提升了该抑制振动的控制装置的抑振性能。
3. 本实用新型的抑制振动的控制装置的内剪切钢板布置形式在箱体较薄或箱体体积较小的情况下就具备足够的抑振能力并且性能稳定,在实际应用中布置灵活,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顶板连接剪切钢板部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剪切钢板为单层板时剪切板与顶板和底部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剪切钢板为双层板时剪切板与顶板和底部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48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减震器铝合金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小型化卫星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