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灶防误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73982.2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4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潘政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雪乐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3/12 | 分类号: | F24C3/12;F24C15/12 |
代理公司: | 11390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俊钊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灶主体 盖板 卡槽 凸条 盖板主体 竖向延伸 防开锁 本实用新型 前侧边缘 旋钮表面 转动连接 闭合时 防误开 上表面 字型 敞口 成形 铰接 卡合 旋钮 覆盖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灶防误开结构,包括燃灶主体以及与所述燃灶主体铰接的盖板,所述燃灶主体正面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燃灶的旋钮,所述旋钮表面成形有“一”字型的凸条,并且当所述燃灶主体关闭时所述凸条呈竖向延伸;所述盖板包括有覆盖燃灶主体上表面的盖板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前侧边缘的防开锁,所述防开锁设置有竖向延伸并与所述凸条配合卡槽,所述卡槽下侧敞口并且当所述盖板闭合时所述卡槽与凸条卡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灶防误开结构。
背景技术
集成燃灶是一种集成烤箱和燃灶等常用厨房设备的一体式装置,具有功能丰富节省空间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目前有部分燃灶上安装有盖板,当燃灶不使用时可将盖板覆盖在燃灶上用于保护燃灶同时也可利用盖板作为灶台的台面放置物件进一步节省厨房空间提高其空间利用率,当需要使用燃灶时再把盖板翻起。然而当盖板覆盖在燃灶上时如燃灶意外点火容易将盖板烧毁甚至引起火灾,现有的然找缺乏相关的防呆设计,不能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存在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可防止盖板在关闭时错误打开的燃灶防误开结构。
为了防止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灶防误开结构,包括燃灶主体以及与所述燃灶主体铰接的盖板,所述燃灶主体正面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用于打开或关闭燃灶的旋钮,所述旋钮表面成形有“一”字型的凸条,并且当所述燃灶主体关闭时所述凸条呈竖向延伸;所述盖板包括有覆盖燃灶主体上表面的盖板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盖板主体前侧边缘的防开锁,所述防开锁设置有竖向延伸并与所述凸条配合卡槽,所述卡槽下侧敞口并且当所述盖板闭合时所述卡槽与凸条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燃灶防误开结构,其燃灶主体上设有用于控制燃灶点火或熄火的旋钮,当燃灶熄火时其旋钮的凸条呈竖向延伸,当盖板盖在燃灶主体上时,其防开锁上的卡槽与凸条卡合,此时旋钮无法旋转点火,从而实现其防误开的作用。当盖板翻起后,防开锁随盖板掀起与旋钮的凸条分离,此时旋钮可正常转动点火不影响燃灶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所述盖板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盖板的支脚。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当盖板盖上后盖板底面的支脚支撑在燃灶主体的上表面,提高盖板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防开锁与所述盖板主体铰接,同时还包括有两端分别与防开锁以及燃灶主体上表面铰接的连杆,其中所述连杆和燃灶主体之间的铰接轴与盖板主体和燃灶主体之间的铰接轴相错。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当盖板打开时,防开锁会在连杆的带动下同步下翻折叠,可防止防开锁阻碍燃灶上的厨具正常防止,同时也可防止防开锁在盖板盖上时解锁以及防止防开锁在盖板盖上后未能正常翻出展开的问题,提高使用时的便利性以及进一步提高本燃灶的防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打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关闭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打开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盖板关闭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5为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2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燃灶主体,11-旋钮,111-凸条,2-盖板,21-盖板主体,22-防开锁,221-卡槽,3-支脚,4-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燃灶防误开结构,包括燃灶主体1以及与所述燃灶主体1铰接的盖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雪乐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雪乐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739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