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辐射换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9932.7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2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越峰;袁竹;张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四川佳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07 | 分类号: | F24F1/0007;F24F1/0063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蒋勇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射换热装置 木地板 本实用新型 热效率 安装槽 传热管 换热管 换热过程 换热装置 匹配设置 上表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辐射换热装置,其包括木地板、末端传热管,所述木地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末端传热管匹配设置在安装槽中,本实用新型降低了末端换热管与木地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末端换热管的换热效率,也就是提高了辐射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从而也降低了换热过程中能量的损失,结构简单,利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辐射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辐射换热装置包括能源系统和循环换热系统,能源系统能够提供热源或者冷源,循环换热系统包括传能管道、末端换热管,末端换热管设置在木地板下面,热源或者冷源通过传能管道传输至末端换热管,热量穿过末端换热管、地板从下至上传递对室内进行加热,或者冷源穿过末端换热管、地板至上传递对室内进行制冷。目前,由于末端换热管设置在木地板下面,很多地板的厚度超过12mm,造成辐射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较低,降低了辐射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结构简单、换热效率较高的辐射换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辐射换热装置,包括木地板、末端换热管,所述木地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末端换热管匹配设置在安装槽中。
进一步的是,所述末端换热管呈环形的圆柱管状,末端换热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安装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且安装槽的圆弧高度不大于末端换热管截面圆的直径。
进一步的是,所述木地板的厚度大于12mm,末端换热管的截面圆直径小于6mm。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设置在地基上,所述末端换热管设置在保温层上。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导能介质层,所述导能介质层连接设置在保温层与末端换热管之间。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能源系统,所述能源系统能够对末端换热管提供热源或者冷源。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感温耦合器,所述感温耦合器中设置有换热工质,所述辐射换热装置为环路热管换热装置,所述能源系统为空调系统,所述末端换热管中设置有换热工质,所述能源系统包括制冷剂流通管道,所述末端换热管通过感温耦合器与制冷剂流通管道相连接,且感温耦合器与末端换热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末端换热管呈U形或者S形,且末端换热管的两个端部位于同一侧,所述感温耦合器包括高温连接耦合部、中间连接管、低温连接耦合部,高温连接耦合部、低温连接耦合部通过中间连接管连接在一起,末端换热管一端与高温连接耦合部相连接,另一端与低温连接耦合部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木地板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末端换热管匹配设置在安装槽中,降低了末端换热管与木地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末端换热管的换热效率,也就是提高了辐射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从而也降低了换热过程中能量的损失,结构简单,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部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部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感温耦合器与末端换热管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记:木地板1、安装槽11、末端换热管2、保温层3、导能介质层4、感温耦合器5、高温连接耦合部51、中间连接管52、低温连接耦合部53、室内单元6、室内换热器61、室外单元7、压缩机71、四通换向阀72、室外换热器73、节流装置74、制冷剂流通管道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四川佳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四川佳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99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空调
- 下一篇:一种三面出风的新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