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9434.2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1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杨英珍;胡少华;李芳芳;唐芬;从光芬;叶雨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孙琴;何梅生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排液管 总排液管 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甲状腺术 螺纹连接 下连接段 集液袋 螺纹盖 外螺纹 引流管 引流液 右接头 左接头 底端 排出 隔板 上盖帽 引流腔 分隔 盖帽 管夹 下段 汇合 出口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球,引流球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左、右两个引流腔,引流球顶部的左接头和右接头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管,引流球底部的左出口和右出口外分别连接左排液管和右排液管,左排液管和右排液管的底端汇合在一个总排液管上,总排液管底端可拆卸连接有集液袋,左排液管和右排液管上分别设有管夹;左接头和右接头设有外螺纹,使用时其与引流管螺纹连接;不使用时通过上盖帽与其螺纹盖合;总排液管下段设有外螺纹,当需要排出引流球内的引流液时,通过下连接段与集液袋螺纹连接;当不需要排出引流液时通过下盖帽与下连接段螺纹盖合。本实用新型优点:能实现双侧引流,且避免了环境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甲状腺疾病是我国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多数结节性甲状腺肿和部分原发性甲亢患者往往需要手术治疗。甲状腺术后引流是防止伤口内积血,积液,压迫气管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严重不良后果的重要措施。目前临床采用的是一次性负压引流球单向引流,因其结构简单,引流期间球体被捏扁及刻度间距太大,不方便护士观察及准确统计引流量,球体下端开口活扣容易被挤压打开,导致引流出的血液污染床单位、引流不畅或负压不恒定而发生严重并发症。目前,双侧甲状腺手术患者或甲状腺癌根治患者术后常采用两套引流装置同时引流,患者颈前需摆放两个负压引流球,不方便患者携带及活动,舒适度及体表形象均较差。且现有的引流球其引流液的倾倒呈开放式,传染性与普通引流液均未进行密封标签后分别处置,易造成环境污染及交叉感染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球,所述引流球内部通过一个隔板分隔为左、右两个引流腔,左引流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左进口和左出口,右引流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右进口和右出口,所述左进口和右进口处分别设置有左接头和右接头,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上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左出口和右出口外分别连接左排液管和右排液管的顶端,所述左排液管和右排液管的底端汇合在一个总排液管上,所述总排液管底端可拆卸连接有集液袋,所述左排液管和右排液管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管夹;
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上段为上连接段,所述上连接段外侧设有外螺纹,使用时通过上连接段与引流管螺纹连接;不使用时通过上盖帽与上连接段螺纹盖合;
所述总排液管下段为下连接段,所述下连接段外侧设有外螺纹,当需要排出引流球内的引流液时,通过下连接段与集液袋螺纹连接;当不需要排出引流液时通过下盖帽与下连接段螺纹盖合。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球两侧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套有一个塑料夹。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球为硅胶球,所述引流管为聚亚苯基砜树脂管。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球上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集液袋上设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其引流球内设左右两个引流腔,且在两个引流腔顶部分别可拆卸的外接引流管,既可满足单侧甲状腺术后引流,也可满足双侧甲状腺手术或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后的双侧引流需要,针对双侧引流无须采用两套引流装置,方便病人活动及携带,同时很好地提高了患者体表形象和舒适度,且节约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对甲状腺术后的安全负压引流装置,其引流球底端的左、右两个排液管上分别设有用于控制管路通断的管夹,通过管夹控制管路的通断,从而有利于临床医生护士观察不同侧伤口分别引流出的血液量,同时也可方便观察不同时间段内引流出的血液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94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胸外科腹部积液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吸痰管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