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土栽培的根部护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7296.4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5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尔夫(天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吕琦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土栽培 根部 护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土栽培的根部护理系统,包括水培槽左半部、水培槽右半部、塑形板Ⅰ、塑形板Ⅱ,水培槽左半部和水培槽右半部铰接,闭合形成完整的水培槽。水培槽左半部和水培槽右半部打开,幼苗摆放在开孔处;两部分闭合,幼苗的根系被包围在水培槽内,整个定植过程,幼苗根系不与定植孔的边缘擦碰,避免幼苗根系折断受伤。塑形板Ⅰ和塑形板Ⅱ设置于水培槽内,塑形板Ⅰ和塑形板Ⅱ之间的间隙由上向下,由窄变宽,使根系向营养液深处生长。与塑形板Ⅰ相交的深度挡板Ⅰ,和与塑形板Ⅱ相交的深度挡板Ⅱ对接形成一个平面,为短根系提供支撑,使根系浸入营养液的深度可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土栽培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无土栽培的根部护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是指植物根系生长的环境中没有基质固定根系,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或含有营养液的潮湿空气中。因为无土栽培具有多方面优点,比如:节水、省肥、高产、清洁卫生无污染、不受地区限制、充分利用空间,使它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现有技术中,幼苗在基质中育苗后,通过人工操作将幼苗从基质中取出,投放到水培槽的定植孔中。水培槽的槽体通常设置为圆柱管或矩形管,在槽体的一侧上设置多个等间距的定植孔,用来容置植株,定植孔相对根系直径偏小,定植过程中,根系穿过定植孔时,细嫩的根须很容易被折断,使缓苗期加长,甚至降低幼苗成活率。大规模的移植过程中,工人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很难实现对植株根部的保护,所以根系更容易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无土栽培的根部护理系统,以实现在定植时保护幼根和根毛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土栽培的根部护理系统,包括水培槽,所述水培槽包括水培槽左半部和水培槽右半部,所述水培槽左半部和水培槽右半部为两个对称型腔;所述水培槽左半部的底部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水培槽右半部的底部设有第二铰接孔,通过铰接轴连接第一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孔,使水培槽左半部和水培槽右半部铰接;水培槽左半部的铰接边的对边边缘等间距设置凹弧,水培槽右半部的铰接边的对边边缘对应设置凹弧,所述水培槽左半部和水培槽右半部闭合时,形成完整的水培槽型腔,水培槽左半部和水培槽右半部的凹弧对接成水培槽种植孔,
所述水培槽型腔内还设有塑形板,所述塑形板可放置于水培槽内,并与所述水培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塑形板与所述水培槽的底部形成空腔,用于为幼苗根系生长提供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塑形板包括塑形板Ⅰ和塑形板Ⅱ,所述塑形板Ⅰ固定在水培槽左半部内壁上;所述塑形板Ⅱ固定在水培槽右半部内壁上,所述水培槽左半部和水培槽右半部闭合时,所述塑形板Ⅰ和塑形板Ⅱ之间的空腔为幼苗根系生长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水培槽左半部内壁上固定设有支撑架Ⅰ,所述塑形板Ⅰ背部设有背棱板,所述背棱板卡接在支撑架Ⅰ上,使所述塑形板Ⅰ固定在水培槽左半部内壁上;所述水培槽右半部内壁上固定设有支撑架Ⅱ,所述塑形板Ⅱ背部设有背棱板,所述背棱板卡接在支撑架Ⅱ上,使所述塑形板Ⅱ固定在水培槽右半部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Ⅰ包括转轴Ⅰ、转轴Ⅱ、转轴Ⅲ、卡板Ⅰ、卡板Ⅱ、顶杆Ⅰ、固定杆Ⅰ、顶杆Ⅱ和固定杆Ⅱ,所述转轴Ⅰ、转轴Ⅱ和转轴Ⅲ固定在水培槽左半部1的内壁上,顶杆Ⅰ一端与转轴Ⅰ铰接,另一端与卡板Ⅰ固定;顶杆Ⅱ一端与转轴Ⅱ铰接,另一端与卡板Ⅱ固定;固定杆Ⅰ和固定杆Ⅱ都与转轴Ⅲ铰接;顶杆Ⅰ和顶杆Ⅱ上设置圆柱凸起,固定杆Ⅰ和固定杆Ⅱ上设置与圆柱凸起配合的圆孔,顶杆Ⅰ和固定杆Ⅰ搭接,圆柱凸起卡接在圆孔内,顶杆Ⅰ和固定杆Ⅰ支撑固定卡板Ⅰ;顶杆Ⅱ和固定杆Ⅱ搭接,圆柱凸起卡接在圆孔内,顶杆Ⅱ和固定杆Ⅱ支撑固定卡板Ⅱ;所述塑形板Ⅰ背部设置背棱板Ⅰ和背棱板Ⅱ;卡板Ⅰ和背棱板Ⅰ抵接,卡板Ⅱ与背棱板Ⅱ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尔夫(天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代尔夫(天津)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7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