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防误吸的洗胃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7029.7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9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白伟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50229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施永卿<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00014***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液管 胃部 内壁 凸起 口腔 进液管 阻流块 气囊 防误 胃管 洗胃 气管 本实用新型 二次感染 隔离组件 相对设置 弹性件 灌洗液 抵制 铰接 连通 痛苦 贯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防误吸的洗胃胃管,带防误吸的洗胃胃管包括出液管、进液管和第一隔离组件,出液管具有第一胃部端和第一口腔端,进液管具有第二胃部端和第二口腔端,凸起与出液管内壁固定连接,并位于靠近第一口腔端的一侧,抵制块与出液管内壁固定连接,并位于凸起靠近第一胃部端的一侧,气囊位于凸起和抵制块之间,气管的一端与气囊固定连接,且连通,气管的另一端贯穿凸起和出液管内壁,并延伸至出液管外,两个第一阻流块与出液管的内壁铰接,并位于靠近第一胃部端口的一侧,且相对设置,第一弹性件与出液管的内壁和第一阻流块固定连接,用以阻止灌洗液回流至患者胃部,避免造成二次感染,减少患者痛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防误吸的洗胃胃管。
背景技术
中毒患者救治的标准方法包含减少毒物吸收、促进毒物代谢、特效解毒剂的使用。通过及时反复洗胃是减少毒物吸收的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已得到临床医生公认的减少毒物吸收的方法。
中毒患者的具体救治方法为将胃管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抽取胃部污秽物。然而现有的洗胃胃管没有阻止液体回流的功能,容易造成洗胃患者出现灌洗液反流误吸现象,导致二次感染,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防误吸的洗胃胃管,旨在解决现有的洗胃胃管没有阻止液体回流的功能,容易造成洗胃患者出现灌洗液反流误吸现象,导致二次感染,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防误吸的洗胃胃管,所述带防误吸的洗胃胃管包括出液管、进液管和第一隔离组件,所述出液管具有第一胃部端和第一口腔端,所述进液管具有第二胃部端和第二口腔端,所述第一胃部端和所述第二胃部端固定连接,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口腔端和所述第二口腔端相向设置,所述第一隔离组件位于所述出液管内;
所述第一隔离组件包括凸起、抵制块、气囊、气管、气阀、第一阻流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凸起与所述出液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液管的内壁,且位于靠近所述第一口腔端的一侧,所述抵制块与所述出液管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液管的内壁,且位于所述凸起靠近所述第一胃部端的一侧,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凸起和所述抵制块之间,所述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凸起和所述出液管内壁,并延伸至所述出液管外,所述气阀位于所述气管上,且位于所述出液管外,所述第一阻流块和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阻流块与所述出液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胃部端口的一侧,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性件与所述出液管的内壁和所述第一阻流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出液管内壁和所述第一阻流块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阻流块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液管沿所述第一口腔端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30-50°。
其中,所述带防误吸的洗胃胃管还包括第二隔离组件,所述第二隔离组件包括第二阻流块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阻流块和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阻流块和所述进液管的内壁铰接,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进液管的内壁和所述第二阻流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进液管和所述第二阻流块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阻流块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进液管沿所述第二胃部端的延伸方向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30-50°。
其中,所述气囊还具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摩擦垫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并均匀分布于所述气囊的外壁,且与所述凸起、所述抵制块和所述出液管的内壁抵制。
其中,所述气管具有延伸部和吹气部,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吹气部一体成型,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凸起内,且延伸至所述出液管外,所述吹气部与所述气囊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延伸部为倒L形,所述吹气部为L形。
其中,所述第一隔离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延伸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延伸部和所述出液管的外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7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膀胱冲洗接头的三腔尿管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脑内血肿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