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0167007.0 申请日: 2019-01-31
公开(公告)号: CN209817059U 公开(公告)日: 2019-12-20
发明(设计)人: 张延年;郑瑞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建筑大学
主分类号: E03F5/06 分类号: E03F5/06;E03F5/10;E03F5/22
代理公司: 21218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黄英华
地址: 110168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本实用新型 草坪 集水槽 喷洒 雨水 出水管布置 城市建设 道路雨水 方便操作 角度倾斜 节能环保 排水系统 太阳能板 优点效果 雨水收集 吸水管 水压 排出 城市道路 水泵 海绵 过滤 发电 清洁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属于城市建设技术领域。所述路面呈一定角度倾斜,将雨水收集到集水槽内,通过太阳能板发电,带动水泵。吸水管固定在集水槽中,出水管布置在草坪上方,通过调整水压,喷洒草坪。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是实现了对道路雨水排出和对雨水的过滤,清洁雨水,喷洒草坪和路面。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结构简单,方便操作,适宜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在国外研究较早,效果显著。加拿大生态专家Holling在很早以前就将“Resilience”弹性;快速恢复能力应用在生态学内;水生态管理中Resilience就是起源于此。20世纪70年代,美国将非面源污染控制和水质量控制、生态系统保护的管理实践(BMPs)引用在城市雨水管理内。20世纪80年代,德国把“雨水搜集”一词引用在自然环境城市雨水管理内。20世纪90年代,有美国学者提出提出:针对场地建设前后保持雨水对本场地水文特点的低影响研发概念,顺应自然形式进行渗水、排水、储水处理,开发场地的雨水进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发展至1999年,美国又提出绿色基础设施概念,即:将网络中心、廊道、部分场地构成人工与自然的绿色网络系统,利用该系统模仿雨水蒸透、蒸发、蓄积等进而达到利用降雨减小基础设施负荷效果。澳大利亚根据城市人口发展与密集度也提出了雨水的有效利用,把城市水循环与城市相融合设计水敏感城市(WSUD)。现阶段,WSUD发展完善,能够进行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据调查显示,连续3年来,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有1000亿美元。因此,海绵成为建设提升城市弹性应对能力的当务之急。

目前,国外在水系统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方法,将进一步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比如:德国一商业区应用的合流式排水系统不能兼顾新开发区域的降雨。对此,该工程选择将搜集全部屋顶雨水用于冲刷马桶,随后将剩余雨水储藏在渗水池内;市政道路与停车场雨水则用于土地截留与下渗到坑洼地段与沟渠。该方法的提出能够维持百年不遇的暴雨18min。

相对于国外,我国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较晚,目前一些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海绵城市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城市道路的海绵型的回收问题和海绵型道路的中水的再利用问题及瞬时容量,排放。不过,通过有关资料数据显示,一些研究专家已经开始借鉴国外的LID理念概念,同时根据海绵城市理论基础对我国海绵城市发展进行研究。住建部门提出:海绵城市发展需要立足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中,将其作为发展条件与基础要求。对此,我国海绵城市发展应着眼多角度、全过程中。第一,将政府作为主体。第二,加大审批力度与审查。第三,增加经济投入与管理;尽可能的利用政府与社会合作形式。第四,制定激励制定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第五,加大宣传与推广,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中。第六,主动与国际寻求合作。此外,针对建立低影响研发雨水系统,其关键在于城市中的水系湿地、绿地广场、城市道路等,将自然水文作为前提,顺利生态发展,缩减城市占用面积,完善落实城市排水系统、抗洪抗涝系统、绿地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主要为了开发一种节能环保、构造简单、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的集水装置,能够有效的解决海绵城市道路的海绵型的回收问题和海绵型道路中的水的再利用问题及瞬时容量,排放。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包括太阳能板、水泵、无土草坪、集水槽、带有一定坡度的路面、角钢焊接支架、光伏扬水逆变器、不锈钢防护网、闸阀A、止回阀、软接头A、压力表A、软接头B、压力表B、闸阀B;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7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