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子轴与轴承压退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3563.0 | 申请日: | 2019-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6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33241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君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22118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让位槽 上固定板 支撑板 轴承压 转子轴 本实用新型 开口 上下贯穿 下固定板 轴承内圈 轴承外圈 一体机 插槽 插片 可拆卸固定 压机 让位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于轴承压装和压退的转子轴与轴承压退一体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轴与轴承压退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及设置于框架上的压机,所述框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支撑板,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支撑板均形成有向前开口并上下贯穿以对转子轴进行让位的第一让位槽,所述上固定板设有向前开口的插槽以可拆卸固定有插片,所述插槽与上固定板的第一让位槽相通,所述插片形成有向前开口并上下贯穿的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宽度大于第一轴承内圈内径并小于第一轴承外圈外径,所述支撑板的第一让位槽宽度大于第二轴承内圈内径并小于第二轴承外圈外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轴与轴承压退一体机。
背景技术
为提高生产效率,转子轴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都是通过装置同时压装在转子轴上的。完成组装后会进行一系列的检测,当发生电机存在缺陷后需要进行电机的拆卸,有时需要进行轴承的拆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于轴承压装和压退的转子轴与轴承压退一体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轴与轴承压退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及设置于框架上的压机,所述框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支撑板,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支撑板均形成有向前开口并上下贯穿以对转子轴进行让位的第一让位槽,所述上固定板设有向前开口的插槽以可拆卸固定有插片,所述插槽与上固定板的第一让位槽相通,所述插片形成有向前开口并上下贯穿的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宽度大于第一轴承内圈内径并小于第一轴承外圈外径,所述支撑板的第一让位槽宽度大于第二轴承内圈内径并小于第二轴承外圈外径。
进行本实用新型一体机的使用时,将第一轴承套设转子轴上段上端,将第二轴承套设在转子轴下段上,通过下固定板对第二轴承进行支撑,随后启动压机,压头下压以完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压装;当需要退第一轴承时,进行插片的装配,将转子轴组件放置在一体机上,使第一轴承支撑在插片上,随后压机启动以使压头下压以将第一轴承压退至转子轴上端处;当需要进行第二轴承压退时,将转子轴倒转,将转子轴组件放置在一体机上,使第二轴承支撑在支撑板与下固定板之间,随后启动压机,以将第二轴承压离固定位置。本实用新型一体机既能用于两个轴承的压装,还能用于两个轴承的分别压退,便于生产,并减少装置占用空间并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下固定板上设有横截面呈环形的定位套,所述定位套至少包括定位套一部和定位套二部,所述定位套一部滑配在下固定板的第一让位槽内,以使定位套二部支撑在下固定板上侧,所述定位套二部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轴承外圈的外径,所述定位套内径小于第二轴承的内径外径;当转子轴与定位套配合,所述定位套周向内壁与转子轴周向外壁间隙配合。定位套用于防止转子轴晃动,以保证两个轴承与转子轴的同轴压装。
作为优选,所述压机搭配有压块,所述压块形成有向下开口以用于定位第一轴承的定位槽,所述压块形成有对转子轴端部让位的第三让位槽,所述第三让位槽与定位槽相通,所述定位槽横截面形状呈圆形,当第一轴承位于所述定位槽内时,所述第一轴承外圈周向外壁与定位槽周向内壁间隙配合。压块能使第一轴承能压装到位,同时压机可选择常规压机,压机的压头不需要进行结构上的改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让位槽上下贯穿所述压块,所述压机的压头下端面外径大于所述第三让位槽内径。上述设置便于压块的加工制造。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套一部位于下固定板的第一让位槽最内侧时,所述定位套与压机的压头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套一部周向外缘呈圆形,所述下固定板的第一让位槽最内侧槽壁呈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既能用于两个轴承的压装,还能用于两个轴承的分别压退,便于生产,并减少装置占用空间并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横店集团英洛华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3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