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漆包机及其自动收线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2811.X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3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蓉胜超微线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7/04 | 分类号: | B65H67/04;B65H57/14;B65H54/20 |
代理公司: | 44262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余鹏锦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自动收线 导线轮 本实用新型 拨线机构 导线机构 安装板 收线盘 夹片 驱动 人工操作 自动换盘 漆包机 收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漆包机及其自动收线单元,自动收线单元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拨线机构和导线机构,第一转轮上安装有第一收线盘,第二转轮上安装有第二收线盘,拨线机构设置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第一转轮上设置有第一夹片,第二转轮上设置有第二夹片;导线机构包括多个导线轮,导线轮安装在导线轮安装板上,导线轮安装板通过第一连杆与X轴移动装置和Y轴移动装置连接,X轴移动装置可驱动第一连杆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往复移动,Y轴移动装置可驱动第一连杆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收线单元可实现自动收线和自动换盘,提高收线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漆包机及其自动收线单元。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电器设备中常见的一种电连接线材,主要由导线和绝缘层两部分组成,常见的导线有铜线、铜合金线等,经过在导线的表面进行涂漆、烘焙形成绝缘层,未形成绝缘层的导线也称为“裸线”。漆包线的生产通常在漆包机上进行,一般包括放线、退火、涂漆、烘焙、冷却、润滑和收线等步骤。
随着电器设备的不断改良,对电器设备中的各种材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漆包线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一种特种漆包线,具有柔软、耐高温、耐腐蚀、低损耗等特点,可在-65℃至200℃的条件下长期使用,该特种漆包线使用现有的漆包机生产无法满足其质量要求,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漆包机,既能满足该特种漆包线的质量要求,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换盘的自动收线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上述自动收线单元的漆包机。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收线单元包括第一转轮、第二转轮、拨线机构和导线机构,第一转轮上安装有第一收线盘,第二转轮上安装有第二收线盘,拨线机构设置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第一转轮上设置有第一夹片,第二转轮上设置有第二夹片;导线机构包括多个导线轮,导线轮安装在导线轮安装板上,导线轮安装板通过第一连杆与X轴移动装置和Y轴移动装置连接,X轴移动装置可驱动第一连杆在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往复移动,Y轴移动装置可驱动第一连杆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通过第一收线盘对漆包线进行收线过程中,Y轴移动装置驱动第一连杆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第一连杆带动导线轮安装板沿Y轴方向往复移动,在此过程中,漆包线随导线轮安装板上的导线轮往复移动,同时第一收线盘随第一转轮转动,从而将漆包线一层一层均匀地绕转至第一收线盘上;当第一收线盘满盘时,X轴移动装置驱动第一连杆沿X轴放线移动至第二收线盘的外侧,第二收线盘随第二转轮转动,拨线机构将漆包线拨向第二转轮的第二夹片下方,第二转轮在转动过程中,漆包线在剪切力的作用下被扯断,从第一收线盘转换到第二收线盘上进行收线,换盘后第一转轮停止转动,从第一转轮上取下满盘的第一收线盘,再在第一转轮上换上空的第一收线盘。使用本方案的自动收线单元,可实现自动收线和自动换盘,提高收线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强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自动收线单元还包括光传感器,光传感器包括正对设置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安装在导线轮安装板上,接收端安装在第二连杆上,第二连杆与X轴移动装置和Y轴移动装置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同步移动;沿铅锤方向上,第二连杆位于第一连杆的正上方,第二连杆位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上方,第一连杆位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下方。
可见,在第一收线盘或第二收线盘进行收线的过程中,光传感器可以检测第一收线盘或第二收线盘是否满盘,当满盘时,接收端无法接收到发射端的发射信号,从而可以启动换盘操作。
一个可替代的方案是,自动收线单元还包括光传感器,光传感器包括正对设置的发射端和接收端,接收端安装在导线轮安装板上,发射端安装在第二连杆上,第二连杆与X轴移动装置和Y轴移动装置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同步移动;沿铅锤方向上,第二连杆位于第一连杆的正上方,第二连杆位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上方,第一连杆位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蓉胜超微线材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蓉胜超微线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28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倒筒机的张力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伸缩式自动卷管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