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古筝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60925.0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7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醉唐乐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3/00 | 分类号: | G10D3/00;G10D1/00 |
代理公司: | 11516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炜<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梁 侧板 底板 内框架 弦钉板 便携式古筝 侧板顶部 倾斜面 倾斜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 共鸣效果 面板固定 倾斜方向 和面板 筝尾板 底端 头板 筝尾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古筝,包括古筝内框架和面板,面板固定于古筝内框架上,古筝内框架包括底板、固定于底板一侧的第一侧板、固定于底板另一侧的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由筝头至筝尾方向依次固定有筝头板、弦钉板、音梁板和筝尾板,音梁板上设置有音梁孔,音梁孔内设置有音梁柱;第一侧板顶部靠近弦钉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倾斜面;第二侧板顶部靠近弦钉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且第一倾斜面的底端至第二倾斜面的底端的距离小于第一倾斜面的顶端至第二倾斜面的顶端的距离;古筝的整体长度小于130cm。该便携式古筝,在古筝的整体尺寸在长度方向缩小的同时,出音共鸣效果更理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古筝。
背景技术
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有的古筝生产型号S163-21,也就是整个古筝长度为163cm的21弦古筝,该古筝内部第一音梁板弦钉板距离为21cm,古筝内框架内有三道音梁板,每道音梁板上均设置有一个音梁孔,每个音梁孔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音梁柱。
这种结构的古筝,整体偏大,室内空间占据过大,不利于老师多人教学。整体偏重,不利于小年龄学员学习,外出演出学习携带不便,携带成本过高,不利于筝文化传播和推广。
虽然后续有人将古筝的整体尺寸在长度方向等比例缩小,制作出体积较小的古筝,但是,仅仅按照整体尺寸缩小后的古筝,古筝出音共鸣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古筝,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古筝,包括古筝内框架和面板,所述面板固定于所述古筝内框架上,所述古筝内框架包括底板、固定于底板一侧的第一侧板、固定于底板另一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由筝头至筝尾方向依次固定有筝头板、弦钉板、音梁板和筝尾板,所述音梁板上设置有音梁孔,所述音梁孔内设置有音梁柱;所述第一侧板顶部靠近所述弦钉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侧板顶部靠近所述弦钉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底端至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底端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顶端至所述第二倾斜面的顶端的距离;所述古筝的整体长度小于130cm。
优选的,所述音梁板包括第一音梁板和第二音梁板,所述第一音梁板靠近所述弦钉板,所述第一音梁板的音梁孔内设置有两个音梁柱,所述第二音梁板的音梁孔内设置有一个音梁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音梁板的音梁孔内的两个所述音梁柱以所述第一音梁板的音梁孔的中心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倾斜面位于所述弦钉板和所述第二音梁板之间;
所述第二倾斜面位于所述弦钉板和所述第二音梁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古筝的整体长度为128cm,所述第一音梁板至弦钉板的距离为20cm,第一音梁板至第二音梁柱的距离为34cm,第二音梁板至筝尾板的距离为54cm。
优选的,所述古筝的筝头宽34cm,所述古筝的合口宽为20cm。
优选的,所述古筝的整体长度为103cm,所述第一音梁板至弦钉板的距离为20cm,第一音梁板至第二音梁柱的距离为36cm,第二音梁板至筝尾板的距离为34cm。
优选的,所述古筝的筝头宽30cm、筝尾宽24.5cm。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的高度为4.5cm、第二侧板的高度为5.5cm、第一音梁板的高度和第二音梁板的高度均为8.5cm。
优选的,所述面板上安装有后岳山,所述后岳山设置为一字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醉唐乐器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醉唐乐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60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