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8475.1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79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烽;龚早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成机电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力轴承 端面部 传动部件 支撑结构 固定座 伸出部 轴向延伸 轴向支撑 扳手本 相对端 扳手 轴向 | ||
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该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具有固定座、推力轴承及传动部件,推力轴承轴向支撑于所述传动部件的一端,固定座具有端面部及沿端面部轴向延伸的伸出部,推力轴承轴向限定于端面部与传动部件之间,推力轴承径向限定于伸出部上,推力轴承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端面部,且伸出部相对端面部的长度大于推力轴承的另一端相对于端面部的长度,有利于防止推力轴承从固定座上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扭剪工具中的的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例如具有推力轴承支撑结构的扭剪扳手,为了缩减扭剪扳手的体积,传统扭剪扳手将电机与多个行星轮组连接进行减速,行星轮组的一端采用推力轴承进行支撑,行星轮组的另外一端支撑在固定轴承上,推力轴承设置于固定座的凹槽中且推力轴承的一端高出凹槽的边缘,但是单个行星轮组在加工后存在有长度方向的尺寸误差,当多个行星轮组按照最小的尺寸安装到一起之后会加剧多个行星轮组在推力轴承与固定轴承之间的串动,进而导致推力轴承从固定座上脱落。
因而,需要对现有扭剪扳手的推力轴承支撑结构进行改进,从而防止推力轴承从固定座上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推力轴承从固定座上脱落的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及扭剪扳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推力轴承支撑结构,具有固定座、推力轴承及传动部件,所述推力轴承轴向支撑于所述传动部件的一端,所述固定座具有端面部及沿端面部轴向延伸的伸出部,所述推力轴承轴向限定于端面部与传动部件之间,所述推力轴承径向限定于伸出部上,所述推力轴承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端面部,所述伸出部相对端面部的长度大于推力轴承的另一端相对于端面部的长度。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传动部件具有至少部分容纳所述伸出部的凹部。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固定座的端面部具有与推力轴承抵靠的垫圈。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推力轴承具有内圈及外圈,所述伸出部径向限定于内圈中。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推力轴承具有内圈及外圈,所述伸出部径向限定于外圈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方案为:一种扭剪扳手,具有机壳及转动连接于机壳的外接套筒;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由电机驱动的输出轴、固定座及推力轴承,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机壳内,所述输出轴贯穿所述固定座并支撑于固定座上;所述外接套筒的一端容纳于机壳内且具有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啮合于所述输出轴;所述固定座具有限制推力轴承向左端移动的端面部及沿所述端面部向右延伸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径向限定所述推力轴承,所述推力轴承一端抵靠所述端面部而另一端轴向支撑所述传动部件,且所述传动部件具有至少部分容纳所述伸出部的凹部。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外接套筒内还具有位于传动部件左端并依次向左排列的限位板及挡圈,所述挡圈卡持于外接套筒内,所述限位板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输出轴的右侧设有轴齿,所述轴齿与所述传动部件啮合。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推力轴承具有内圈及外圈,所述伸出部径向限定内圈或外圈。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固定座的端面部具有与推力轴承抵靠的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扭剪扳手的推力轴承径向限定于伸出部上,推力轴承的一端抵靠于所述端面部,伸出部相对端面部的长度大于推力轴承的另一端相对于端面部的长度,以改善推力轴承从固定座上脱落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扭剪扳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推力轴承支撑结构的分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成机电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成机电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8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