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卷绕电池电芯的卷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7586.0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0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高大荣;郑向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天津)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张红;尹淑梅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塘沽区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 卷曲机 电池极板 电池电芯 夹持装置 卷绕 吹气装置 焊接装置 焊接 本实用新型 吹送空气 夹持表面 位置重叠 夹持 松开 运送 期望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卷绕电池电芯的卷曲机。所述卷曲机包括主体、夹持极耳并将极耳运送到电池极板上的夹持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主体上并将极耳焊接到电池极板上的焊接装置,所述卷曲机还包括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位于所述焊接装置附近并且朝向所述极耳吹送空气。通过使用上述的卷曲机卷绕电池电芯,能够在夹持装置松开时将未焊接到电池极板的极耳吹离夹持装置的夹持表面,从而防止在电池极板上的期望焊接极耳的一个位置重叠焊接两个或更多个极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卷绕电池电芯的卷曲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制造诸如聚合物锂电池的二次电池的电芯的过程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卷曲机将电池极板(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期望焊接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的位置运动到与焊接装置对应的位置以等待进行焊接;(2)使夹持装置运动到极耳原材料卷的位置并夹持住极耳原材料卷的端部;(3)从极耳原材料卷裁切出极耳;(4)夹持装置将极耳运送到电池极板的期望焊接极耳的位置并将极耳放置在电池极板上;(5)焊接装置将极耳焊接到电池极板上;(6)夹持装置松开;(7)重复上述步骤(1)到(7)直到完成整个电池电芯的卷绕。
然而,在焊接极耳时有可能发生极耳没有焊接固定在电池极板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极耳较薄,因此在夹持装置松开后极耳容易贴附在夹持装置的夹持表面上。另外,夹持装置的与极耳接触的夹持表面通常由具有弹性的聚氨酯等制成以防止刚性夹持表面损坏极耳,在这种情况下,未焊接固定在电池极板上的极耳更容易贴附在夹持表面上。通常在焊接极耳之后,可通过传感器检测电池极板上是否焊接有极耳,然而,难以通过传感器检测移动的夹持装置的夹持表面是否贴附有极耳(在极耳没有焊接在电池极板上的情况下,极耳还有可能从夹持表面掉落)。
此时,如果贴附有极耳的夹持装置再次运动到极耳原材料卷处夹持住新的极耳,则新的极耳会与旧的极耳重叠在一起,使得夹持装置将会带着两个重叠的极耳移动到电池极板的期望焊接极耳的位置,最终导致焊接装置将两个重叠的极耳同时重叠焊接到电池极板的期望焊接极耳的一个位置上。如果这种情况连续发生两次以上,则将不止两个重叠的极耳同时焊接在电池极板的期望焊接极耳的一个位置上。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极耳重叠焊接的用于卷绕电池电芯的卷曲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卷绕电池电芯的卷曲机,所述卷曲机包括主体、夹持极耳并将极耳运送到电池极板上的夹持装置以及安装在所述主体上并将极耳焊接到电池极板上的焊接装置,所述卷曲机还包括吹气装置,所述吹气装置安装在所述主体上,位于所述焊接装置附近并且朝向所述极耳吹送空气。
优选地,在电池极板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焊接装置可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一端的下表面上,所述吹气装置可安装在所述主体的所述一端的外侧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吹气装置可包括:气源,储存压缩空气;阀,相对于所述主体固定,并且所述阀的入口接收来自所述气源的压缩空气;喷嘴,连接到所述阀的出口,所述喷嘴朝向所述极耳吹送压缩空气。
优选地,所述吹气装置还可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气源和所述阀的入口。
优选地,所述阀可以为流量调节阀。
优选地,所述吹气装置还可包括固定到所述主体的支座,所述阀固定在所述支座上。
优选地,所述喷嘴可沿着竖直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气源可与所述卷曲机的气动驱动源相同。
优选地,所述焊接装置可包括设置在电池极板和极耳上方的超声焊头以及设置在电池极板和极耳下方的焊接底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天津)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三星(天津)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75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