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科上肢悬吊恢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4190.0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0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鹏;杨军;王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鹏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50125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智祥 |
地址: | 277599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板 对称 本实用新型 恢复装置 上肢悬吊 固定板 竖滑槽 支撑板 骨科 对称圆孔 均匀排布 嵌入滑块 上肢锻炼 设备领域 一端设置 上肢 侧中部 滑块 手环 竖杆 恢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上肢悬吊恢复装置,包括立板二,其特征是:所述立板二上设置有呈线性均匀排布的对称圆孔二,所述立板二的下部前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侧一端设置有对称的竖滑槽,对称的所述竖滑槽内分别嵌入滑块,对称的所述滑块前侧中部分别固定有圆柱的一端,两个所述圆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下侧中心分别通过竖杆固定连接手环。本实用新型涉及上肢锻炼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骨科上肢悬吊恢复装置。本装置能够方便上肢恢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肢锻炼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骨科上肢悬吊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骨科患者常常会遇到上肢骨折的情况,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的恢复常常需要很长时间,而当骨头彻底痊愈后肌肉又常常会因为长时间不动出现肌肉无力的现象,此时就需要对上肢进行一定强度较低的恢复性锻炼,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方便患者上肢锻炼的悬吊恢复装置,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科上肢悬吊恢复装置,方便上肢恢复。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骨科上肢悬吊恢复装置,包括立板二,其特征是:所述立板二上设置有呈线性均匀排布的对称圆孔二,所述立板二的下部前侧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侧一端设置有对称的竖滑槽,对称的所述竖滑槽内分别嵌入滑块,对称的所述滑块前侧中部分别固定有圆柱的一端,两个所述圆柱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下侧中心分别通过竖杆固定连接手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圆柱分别穿过直槽杆两端的滑槽,所述直槽杆的中部铰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前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板的后侧另一端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板且端部固定连接齿轮的中心,所述齿轮的一侧边缘位置固定有凸轴,所述凸轴嵌入连杆中部的滑轨一内,所述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前侧另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滑轨二,所述滑轨二环绕对应的一个所述圆柱。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立板一上设置有呈线性均匀排布的对称圆孔一,对称的螺栓能穿过对应的圆孔二和圆孔一,所述螺栓分别螺纹连接螺母,所述立板一的上端固定有顶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顶板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使用时,手握手环,打开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凸轴在滑轨一内转动,凸轴带动连杆摆动,连杆的滑轨二带动圆柱上下移动,圆柱带动对应的滑块在竖滑槽的一个滑槽内上下移动,圆柱带动直槽杆来回摆动,直槽杆的另一个滑槽推动另一个圆柱上下移动,圆柱带动滑块在对应的竖滑槽内上下移动,两个圆柱带动固定板上下移动,最终固定板通过竖杆带动手环交替上下移动,实现手臂锻炼。需要调节手环的高度时,拧下螺母,取下螺栓,使立板一和立板二不再固定在一起,调节好立板二的高度进而调节手环的高度,使螺栓穿过对齐的圆孔二和圆孔一后拧紧螺母,固定立板二,进行锻炼。本装置能够实现上肢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鹏,未经李志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41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髋关节置换外展活动康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帕金森患者手指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