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治疗胶质瘤残余肿瘤细胞的手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1245.2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2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胡继良;项威;罗伟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2 | 分类号: | A61N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肖金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残余肿瘤细胞 容液槽 盘体 中心轴孔 胶质瘤 活塞 手术装置 电极针 电脉冲 小孔 细胞膜 贯通 施加 抑制肿瘤细胞 靶向药物 残余肿瘤 电场作用 对合连接 连接盘体 预后效果 中空电极 中空结构 注射药物 通透性 靶向 治疗 加压 连通 密封 代谢 切除 容纳 细胞 | ||
一种用于治疗胶质瘤残余肿瘤细胞的手术装置,其包括设有若干中空电极针的盘体、连接盘体的基体及用于加压的活塞,盘体上设有容纳药液的容液槽和与电极针连通的若干个小孔,小孔与容液槽贯通,基体可对合连接于盘体的设有容液槽的一侧并密封住盘体,在基体上设有可与容液槽贯通的中心轴孔,在中心轴孔内设有可沿中心轴孔往复运动的活塞。由于电极针为中空结构,其不仅可以用来施加电脉冲,而且还可以用来注射药物,其可以将靶向药物注入至残余肿瘤细胞区域,然后施加电脉冲,利用电场作用而瞬时提高残余肿瘤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使得药物可以靶向于残余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的细胞基本无影响,从而可抑制肿瘤细胞的代谢而提高胶质瘤切除手术的预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质瘤手术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胶质瘤残余肿瘤细胞的手术装置。
【背景技术】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按病理学类型分为星形细胞胶质瘤、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和少突星形胶质细胞瘤,2007年WHO按其恶性程度分为WHOI级、II级、III级和IV级肿瘤,其中I级和II胶质瘤被称为低级别胶质瘤,III级和IV胶质瘤称为高级别胶质瘤。目前针对胶质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但总体预后并不理想,特别是WHO IV级胶质母细胞瘤,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仅15个月,低级别胶质瘤虽然总体预后相对较好,但是无法根治,复发后极易发生恶性变,导致放化疗疗效非常有限。因此,彻底根治低级别胶质瘤,改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预后是目前胶质瘤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总体目标。
当前,随着胶质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胶质瘤独特的分子个性被逐渐认知,胶质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理念被临床广泛接受,其中手术治疗是各种治疗方案的前体,更是胶质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多项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显示胶质瘤的手术切除程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无论是低级别胶质瘤或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率越高,术后生存获益越大。目前临床应用中能够提高胶质瘤切除率的手段主要有神经导航、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术中磁共振导航手术等,其中,神经导航和神经电生理监测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被证实能够有效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然而,由于胶质瘤具有侵润性生长的特性,这导致胶质瘤的肿瘤细胞无法被完全切除,现有的切除手术完成后总是会存在残余肿瘤细胞,而该部分残余肿瘤细胞则是胶质瘤复发的“种子细胞”,因此,要想彻底根治胶质瘤或提高胶质瘤的预后效果,便需避免未被切除的残余肿瘤细胞复发,抑制住残余肿瘤细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抑制残余肿瘤细胞以提高预后效果的用于治疗胶质瘤残余肿瘤细胞的手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胶质瘤残余肿瘤细胞的手术装置,其包括设有若干电极针的盘体、连接所述盘体的基体及用于加压的活塞,所示电极针呈中空状,所述盘体上设有容纳药液的容液槽和与所述电极针连通的若干个小孔,所述小孔与所述容液槽贯通,所述基体可对合连接于所述盘体的设有容液槽的一侧并密封住所述盘体,在所述基体上设有可与所述容液槽贯通的中心轴孔,在所述中心轴孔内设有可沿所述中心轴孔往复运动的活塞。
进一步地,所述盘体呈圆盘状,在其设有容液槽的一侧边缘设有呈环状的内螺纹连接部,所述内螺纹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基体螺纹连接,其设有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容液槽位于设于所述盘体的中央,其为半球凹槽,所述小孔围绕于所述容液槽外,其沿所述盘体的圆周分布,所述小孔分别通过贯通槽与所述容液槽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针呈细长管状,其垂直连接于所述盘体上,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小孔内,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盘体外,所述电极针的内部与所述小孔贯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盘体内设有导线,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电极针电连接,所述导线另一端延伸至盘体外而连接有连接插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12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