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铸造行业的智能化除尘防爆、废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51044.2 | 申请日: | 2019-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3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梅芳;梅金章;陈莹;肖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普绿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5/00 | 分类号: | B22D45/00 |
代理公司: | 32314 苏州六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海燕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本实用新型 导轨 废气 废气净化装置 整体结构化 车间作业 风量需求 高效节能 固定导轨 收集系统 现场布局 有效解决 有效收集 占用空间 铸造行业 敞口状 点对点 点位置 对接部 支管道 智能化 除尘 防爆 吸尘 粉尘 检修 能耗 干涉 配备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行业的智能化除尘防爆、废气净化装置,包括收集系统、导轨和吸收房,吸收房具有分别安装在导轨上的第一吸收部和第二吸收部,以及跨第一吸收部和第二吸收部之间而设置的第三吸收部,该吸收房的上部、以及第三吸收部相对的一侧呈敞口状,在第一吸收部或第二吸收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支管道相配合的对接部。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吸尘和废气点位置无效,占用空间大,能耗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点对点的有效收集粉尘和废气,不干涉车间作业,整体结构化设计,可以根据现场布局,配备单个或多个吸收房,大大降低了系统的风量需求,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同时固定导轨运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和安全性,减少了清理检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行业用除尘除气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铸造行业的智能化除尘防爆、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铸造行业中浇筑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粉尘,如果整个工作车间粉尘密布,一方面会影响车间的整洁度,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处于这样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会使得粉尘进入人体呼吸系统、附着于人体的皮肤或眼结膜上,使人体健康受到危害。除尘防爆、废气净化装置是在规定的生产工艺条件下,产生的粉尘和废气经过操作平台和除尘设备处理达标后由风管管道安全排到室外的过程。
目前同行业其他厂家均采用普通固定式吸尘罩收集粉尘和废气的结构,这种传统的吸尘罩结构适用于小型设备且无须大型转运设备运输的生产线,相对于铸造车间大面积的作业点,无法点对点的高效搜集粉尘和废气,普通固定式吸尘罩占用空间大、风量需求大、能耗大,且干涉车间行车等搬运设备的运行,存在系统效率低,阻碍作业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铸造行业的智能化除尘防爆、废气净化装置,解决现有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造行业的智能化除尘防爆、废气净化装置,用于对车间内多个浇筑坑产生的粉尘和废气进行收集,其包括安装在车间一侧的收集系统,沿浇筑坑两侧而设置的一对导轨,以及可沿所述导轨移动且对浇筑坑产生的粉尘和废气进行收集的吸收房。
其中,所述收集系统包括提供负压气源的风机,与风机相连的主管道,以及分别与多个浇筑坑相对应、且与主管道相连通的若干个支管道。所述吸收房具有分别安装在导轨上的第一吸收部和第二吸收部,以及跨第一吸收部和第二吸收部之间而设置的第三吸收部,该吸收房的上部、以及第三吸收部相对的一侧呈敞口状,在第一吸收部或第二吸收部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支管道相配合的对接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铸作业前,按选用的浇筑坑位置,将吸收房行驶至对应浇筑坑,再将吸收房的对接部与支管道对接,收集系统开始运行,浇铸作业时,吸收房的第一吸收部、第二吸收部和第三吸收部在三面上开始工作,收集浇铸作业时产生的粉尘和废气。
为了提高对接部与支管道的密封效果,所述对接部外壁上设置有一气缸,以及与气缸相连的滑动密封套,在支管道管口的外侧缘处还设置有限位挡边。气缸推动滑动密封套运动到指定位置,防止连接处出现泄露。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吸收部下部设有一开口,该开口处安装有可开闭的后卷帘,当浇筑作业完成后,后卷帘关闭。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收房上部设置有可开闭的上卷帘,当浇筑作业完成后,上卷帘关闭。浇铸完成后,将吸收房的上卷帘和后卷帘关闭,使作业的浇筑坑成为一个半密闭空间,防止粉尘和废气扩散,直至粉尘和废气吸收完成。
进一步的,所述支管道的端部管口上还设有扇叶,当浇筑作业时,扇叶自动打开,停止时扇叶自动关闭。在滑动密封套运动到位后,该支管的扇叶风口打开,收集系统开始运行。
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收房设置有多个。
更进一步的,所述对接部的端部与支管道的管口相适配。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收部、第二吸收部和第三吸收部分别设置在浇筑坑的三个方向上,在第一吸收部、第二吸收部和第三吸收部靠近浇筑坑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吸风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普绿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普绿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51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氧化皮吹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硅铁浇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